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蚝殼的意思、蚝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蚝殼的解釋

亦作“蚝殼”。1.指牡蛎。 蘇轼 《和陶雜詩》之十一“蠔浦即黏山” 宋 施元之 注引《番禺雜編》:“蠔殼,即牡蠣也。中有肉,隨其房大小,有高四五尺者,水底見之如山岸,呼為蠔山。”

(2).指牡蛎的外殼。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凡金、銀、銅、鐵、錫、煤、鹽、琥珀、蠔殼、琉璃、美石等貨,有民探出者,準其稟報,爵為總領,準其招民探取。” 陳殘雲 《香飄四季》:“社組織一個臨時副業隊,由 徐炳華 領頭去突出挖蚝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蚝殼,又稱牡蛎殼,是牡蛎(一種海洋雙殼類軟體動物)的外骨骼,其含義和用途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 指牡蛎本身(古義):如宋代文獻提到“蠔殼即牡蠣也”,将蚝殼作為牡蛎的代稱。
    • 指牡蛎的外殼:外殼質地堅硬,表面粗糙,内層光滑,富含碳酸鈣等礦物質。
  2. 詞源與别稱
    “蚝”為牡蛎的俗稱,源自《唐韻》《本草綱目》等古籍,在嶺南及沿海地區普遍使用。

二、文化與應用

  1. 傳統建築用途
    在東南沿海地區,蚝殼曾被用作建築材料。明清時期,人們将蚝殼壘砌成牆,形成獨特的“蚝殼屋”,具有防風、隔熱、防蛀的特性,如福建泉州、廣東珠海的古建築遺迹。

  2. 藥用與經濟價值

    • 中醫藥用:牡蛎殼煅燒後入藥(稱“牡蛎”),可安神、平肝潛陽,改善失眠、盜汗等症狀。
    • 工業原料:含豐富碳酸鈣,可用于生産石灰、水泥或土壤改良劑。

三、生态與科學意義

牡蛎殼在海洋生态中具有固碳功能,其堆積形成的礁體可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近年相關研究關注其碳封存潛力。


擴展說明:現代牡蛎殼還被用于環保材料研發,例如加工成吸附劑處理污水中的重金屬。如需深入了解具體案例,可參考曆史文獻《廣東新語》或建築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蚝殼

蚝殼是指蚌類動物的外殼。它由兩個殼體組成,可以保護蚌類免受外界傷害。蚝殼也是一種常見的貝殼類資源,被廣泛用于制作貝殼工藝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蚝殼這個詞由“蟲”和“土”兩個部首組成。它的拆分筆畫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蚝殼》一詞最早出現于《爾雅》這本現存最古老的漢字字典中。在繁體中,蚝殼的寫法是「蠔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蚝殼的寫法是略有不同的。它由兩個部分組成,上面的部分是象形的「蛤」字,下面的部分則是「曷」字,表示音義。

例句

1. 海灘上到處都是美麗的蚝殼。

2. 這幅畫上描繪了一隻蚝殼。

組詞

1.貝殼:貝類動物的外殼。

2.貝類:一類水生動物,具有硬殼和柔軟的身體。

3.貝類工藝品:用貝類殼制作的手工藝品。

近義詞

貝殼、貝類殼

反義詞

内髒、軟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