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廣大。 漢 王充 《論衡·須頌》:“ 漢 德明著,莫立邦表之言,故浩廣之德未光於世也。” 清 陳宗之 《漢道》詩:“乾坤雖浩廣,無隙置薄躬。”
(2).浩大而繁多。《新唐書·姚璹傳》:“遂造天樞著己功德,命 璹 為使,董督之。功費浩廣,見金不足,乃斂天下農器并鑄。”
“浩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浩廣”讀作hào guǎng,意為非常廣闊、無邊無際,既可形容空間或時間的無限延伸,也可指事物的廣泛性或數量的繁多。
廣大無垠
多用于描述自然景觀,如大海、星空、草原等,強調範圍遼闊、無邊界。例如:“乾坤雖浩廣,無隙置薄躬”(出自清代陳宗之《漢道》)。
浩大而繁多
側重指規模宏大或數量龐雜。例如《新唐書》中記載“功費浩廣”,形容工程耗費巨大。
“浩廣”兼具具象與抽象的雙重表達,既能描繪自然之壯闊,也能引申為精神或物質的豐沛,是一個富有文學性與哲理性的詞彙。
浩廣是一個漢字,由“扌”、“亡”、“辛”和“冖”四個部首組成,共有十五個筆畫。在漢字的簡化過程中,浩廣的繁體形式為浩廣。
浩廣的意思源于古代對天空或大地的形容,形容廣闊遼遠的景象。浩廣彙指着繁華、熱鬧、茫茫等廣大景象。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浩廣的子部寫作“扌”,意為手;亡部寫作“亡”,意為氣息消失;辛部寫作“辛”,意為辛苦困難;冖部寫作“冖”,意為覆蓋。
1. 大自然的浩廣景色讓人感到無邊的寬廣。
2. 這幅畫描繪了一幅浩廣無垠的海洋風貌。
浩大、廣闊、浩渺、廣袤、浩蕩、浩瀚、廣博、浩然等。
遼闊、寬廣、廣大、廣闊、無垠等。
狹小、狹窄、狹隘、狹小、狹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