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ge;grand;great;vast] 規模巨大
浩大的工程
氣勢、規模、數量等盛大。 漢 陸賈 《新語·道基》:“寬博浩大,恢廓密微。”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五:“河水浩大,非耙可濬。”《水浒傳》第六一回:“錢糧浩大,人物繁華。” 清 吳敏樹 《答李香州書》:“承惠手書,滔滔千百言,旨趣浩大,不可以驟窮。” 魯迅 《書信集·緻曹靖華》:“不過此事經費浩大,大約不過空想而已。”
“浩大”是一個形容詞,通常用于描述事物的規模、氣勢或數量極為宏大。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形容自然景象或客觀事物
形容抽象概念的氣勢
用于人名或寓意
如需更多例句或拓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浩大(hào dà)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浩和大。
浩(hào)是一個形聲字,它的構成部分包括“水”字旁和聲旁“告”。它的部首是水,總筆畫數為10劃。水象征廣大的河流、湖泊,意味着寬廣遼闊。
大(dà)是一個象形字,它的部首是大,總筆畫數為3劃。大字的形狀表示廣闊、寬大、宏大。
浩大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齊物論》:“故大師除野,大匠伐拱,大象無形。……文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則必使其有十忠臣。’ 是何也?一絲不取,仲尼終日空谷,廓廓其哉!衆所周知、大有人知,天下莫不知也。”其中的“衆所周知、大有人知”一句,意思是所有人都知道,非常廣泛。
在繁體字中,浩(hào)的寫法為「浩」,大(dà)的寫法為「大」。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然而,《浩》和《大》這兩個字從古至今的基本結構和筆畫沒有太大改變。
以下是《浩大》這個詞的一些例句:
1. 這次自然災害的破壞是浩大的。
2. 五年的戰争給這個國家帶來了浩大的負面影響。
3. 他對人類的貢獻是浩大的。
與浩大相關的一些組詞有:浩蕩、浩氣、浩瀚、浩然、浩劫等。
浩大的近義詞包括廣大、宏大、遼闊等;反義詞則包括狹小、微小、有限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