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備患的意思、備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備患的解釋

防備禍患。《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故禍不萌。” 明 劉基 《築台于郎築台于薛築台于秦冬不雨》:“夫固國莫大於保民,而保民莫切於備患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備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析:

1. 基本解釋
“備患”指預先防備可能出現的禍患或危險,強調在問題未發生前做好應對準備。該詞由“備”(準備)和“患”(禍患)組成,屬動賓結構。

2. 出處與引證
最早見于《管子·牧民》:“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故禍不萌。”,意為有遠見的人能在禍患未成形時防範。明代劉基也提到“保民莫切於備患”,進一步強調防患對治國安民的重要性。

3. 使用場景
常用于勸誡他人或自我提醒,需在行動前保持警惕,例如:

4. 近義與延伸
近義詞包括“未雨綢缪”“防微杜漸”等,均體現預防思想。其核心是“居安思危”,即通過主動準備降低潛在風險。

示例句子:
“遇事不做任何準備,患至呼天,這又能怨誰呢?”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典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管子》或劉基相關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備患(bèi huàn)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預先做好準備以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 拆分部首:備(備字的部首是夂) + 患(患字的部首是忄)。 - 筆畫:備字共6畫,患字共9畫。 - 來源:備患一詞起源于古代《詩經·小雅·北山》中的《周南·桃夭》:“綦彼桃夭,言維桃夭,維葉落落,君子攸行,見夫子之松桷于泛泛,其曰備患。”意為:桃樹葉子飄落,君子看到了它,知道準備應對危險事故。從而形成了備患一詞。 - 繁體:備患(bèi huàn)為備患的繁體形式。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備患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别,但整體字形基本保持一緻。 - 例句:我們應該時刻備患意外情況的發生,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 組詞:備患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一些常用詞組,如備患未然、防患未然等。 - 近義詞:備患的近義詞可以是防患(fáng huàn)、預防(yù fáng)、防備(fáng bèi)等。 - 反義詞:備患的反義詞可以是冒險(mào xiǎn)、無備(wú bèi)等。 以上是《備患》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信息。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