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兇猛暴戾。 元 姚燧 《中書左丞李忠宣公行狀》:“吾為吏治獄,不任悍鷙刻削。”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 金川 ﹞地苦寒,所食惟包穀、油麥、青稞、苦荍、牛羊,人皆悍鷙貪利。”
“悍鸷”是一個由“悍”和“鸷”組成的複合詞,主要用于形容兇猛暴戾的性格或氣質。以下為詳細解析:
“悍”的解析:
“鸷”的含義:
“悍鸷”融合了勇猛與兇暴的雙重特質,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
悍鸷(hàn zhì)這個詞意指勇猛、兇猛,專指性格或态度強硬、威武、嚣張不馴的人或事物。
悍鸷的部首是心部(忄),拆分為兩個部分:忄(心部)和知(口部)。其中,心部是一個左右結構的部首,口部是一個上下結構的部首。
悍:筆畫數為7,依次為橫、橫、豎、捺、橫、橫、豎。
鸷:筆畫數為21,依次為橫、豎、橫、橫、豎、橫、橫、橫、豎、橫、橫、豎。
悍鸷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天下之出悍鸷者,皆出此門矣。”其中的“悍鸷者”指的是勇猛威武的人。
在繁體字中,“悍”和“鸷”分别保留了傳統的字形,沒有做任何變化。
在古代的漢字中,悍鸷并沒有具體的固定寫法,因為漢字的字形在演變中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然而,根據曆史記錄,悍鸷在古代的寫法通常是比較簡單的,整體結構清晰,筆劃相對較少。
1. 他的戰士形象悍鸷威武,備受人們的敬仰。
2. 那匹馬悍鸷異常,讓人無法靠近。
3. 面對困難,我們要有悍鸷的精神,勇往直前。
悍鸷心态、悍鸷形象、悍鸷氣概
勇猛、兇悍、威武
溫和、溫順、弱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