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蘊芳香之氣。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含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含薰(hán xūn)意為“内蘊芳香之氣”,常用來形容植物或物品自然散發的香氣。例如陶淵明在《飲酒·十六》中寫道:“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以幽蘭含蓄待放的香氣比喻高潔的品格。
字義溯源:
使用場景: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7)将其解釋為“成語”或“熏香味道”,但缺乏典籍依據。建議優先參考《漢典》等權威釋義,避免混淆。
如需進一步探究“薰”與“熏”的異同,可參考漢字源流解析()。
《含薰》是一個指代含有熏香香氣的詞語,用來形容空氣中彌漫的芳香氣味。
《含薰》的部首是艹(草字頭部首),總共有11個筆畫。
《含薰》是由“含”字和“薰”字組成,其中,“含”字表示嘴裡含有物體,也可引申為包容、擁有的意思;“薰”字表示熏香。源自古代的文字形态,現已不再常用于現代簡體漢字書寫,但在繁體中仍然使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含薰》在古時候的寫法為“ 含 蕈 ”。其中,“薰”字在古代寫作“蕈”,表示熏香芳香。
1. 整個房間都彌漫着含薰的花香。
2. 新娘手上沾滿了含薰的粉末,散發着迷人的氣息。
1. 含薰香:形容香氣濃郁的熏香。
2. 含薰夜:指夜晚空氣中彌漫的芳香。
3. 薰薰然:形容香氣撲鼻的樣子。
1. 芳香:指芬芳的香氣。
2. 香氣:指飄散的芳香味。
3. 馥郁:指味道濃郁而愉悅。
1. 臭氣:指難聞的味道。
2. 惡臭:指難聞而令人作嘔的味道。
3. 喪氣:指沒有生氣和活力的感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