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書信。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曾文正公挽聯》:“蓋 左公 始為 文正 所薦舉,中間以事相齟齬,不通函問者已九年矣。”
(2).用通信的方式向對方詢問。 魯迅 《書信集·緻李霁野》:“文中如有費解之處,再當函問,改正。” 魯迅 《書信集·緻黃源》:“ 陳小姐 通言地址,已函問 沉先生 ,得回信後當再通知。”
"函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通過信件進行詢問或咨詢。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書面詢問
指以正式信函(公函或私函)的形式提出問題或請求解答。強調通過書面而非口頭方式進行問詢。
例:此事需正式函問上級部門。
公文用語
在行政或商務公文中,特指以函件形式向對方征詢意見、核實信息或請求批複。
例:關于政策執行細則,已向相關單位發函問詢。
例:市政府就規劃調整函問住建部。
例:研究所函問專家對課題的評審意見。
例:公司函問供應商關于交貨期的具體安排。
對"函"的釋義包含"信件"義項(P.512),"問"釋義含"詢問"義項(P.1381),組合符合構詞邏輯。
收錄"函問"詞條,釋為"緻函詢問"。
将"函問"列為正式公文用語,用于跨部門協商事務。
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語言規範,内容客觀嚴謹,可供學術與實務參考。
“函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án wè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書信
該詞可代指書面信件本身,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語境。例如:
清·薛福成《庸盦筆記》提到“不通函問者已九年矣”,即指雙方九年未通過書信聯繫。
用通信方式詢問
表示通過寄送信件向對方提出詢問。例如:
魯迅在書信中寫道“再當函問,改正”,即通過信件溝通以确認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函”字的詳細解析(如五行、取名寓意等),可查閱起名網。
安置半天寶石頂豹胎蔔名潮雞吃敲材觸類春襟達戈紋燈球丁字動不失時敦悫幹翼高藻規鑒和恺話本槐淘皇軒回轉胡梨講石減銀謹力即事窮理君主國開誠相見礧礧遼左列錢立極柳球籠樊沒搭撒眉膴内逆甯侯前親晩後敲髓灑膏起前山身沙西神搖意奪雙峰駝書缺簡脫撕捋探訪坦克塔器枉酷縣封饷午相雜仙翮仙氣小心翼翼信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