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含章的意思、含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含章的解釋

(1).包含美質。《易·坤》:“六三,含章可貞。” 孔穎達 疏:“章,美也。”《三國志·魏志·管甯傳》:“含章素質,冰絜淵清。” 唐 柳宗元 《唐故衡州刺史東平呂君诔》:“進於禮司,奮藻含章。” 宋 司馬光 《體要疏》:“夫豈皆習見成俗以為當然,其亦有含章懷寶,待唱而發者也。”

(2).指 曹丕 的九把刀劍之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魏文 九寶,器利辭鈍。” 範文瀾 注:“ 魏 曹丕 《典論·劍銘》‘餘好擊劍……以為寶器九。劍三:一曰飛景,二曰流采,三曰華鋒。刀三:一曰靈寶,二曰含章,三曰素質。匕首二:一曰清剛,二曰揚文。靈陌刀一:曰龍鱗。因姿定名,以銘其柎。’”

(3).見“ 含章殿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含章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豐富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内在蘊含美質或文采而不顯露于外。以下從權威詞典及典籍角度分層次闡釋:


一、本義溯源:器物隱含紋飾

《周易·坤卦》最早記載:“含章可貞”,指坤卦(象征大地)含蓄承載萬物之美德。漢代鄭玄注:“章,美也”,即器物或自然物内部蘊含精美紋樣或美德,如玉石紋理内斂、大地滋養萬物而不張揚。此義強調内蘊之美。


二、引申義:才華與德行的含蓄

  1. 懷才不露

    《文心雕龍·征聖》以“百齡影徂,千載心在”喻聖人思想含章不朽,指内在才華與智慧深藏不顯。唐代孔穎達疏解《周易》時強調“含章”為“含藏美道以待時”,凸顯謙遜品格。

  2. 包含美質

    《昭明文選·班固<典引>》贊孔子“孕孔毓丘,含章而挺生”,形容聖人天生蘊含卓絕文德。此處“章”引申為人的精神氣質與道德光華。


三、文化意象:建築與詩文的隱喻

  1. 宮殿代稱

    漢代《三輔黃圖》記載未央宮有“含章殿”,其名取“含弘美章”之意,象征皇家氣象的恢弘與含蓄。

  2. 文學手法

    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稱杜甫詩“含章内映”,指詩歌語言質樸卻暗藏深刻情感與哲理,體現“文質彬彬”的審美境界。


四、現代釋義(詞典規範)

《漢語大詞典》歸納為:

  1. 包含美質(例:《周易》卦辭);
  2. 指宮廷殿宇(例:含章殿);
  3. 喻懷才不露(例:文人含章)。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進一步明确其形容“内在才華或美德含蓄而不張揚”的修辭特性。


參考典籍來源:

  1. 《周易正義》(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
  2. 《文心雕龍注》(南朝·劉勰著,範文瀾注)
  3. 《文選李善注》(唐·李善注)
  4. 《三輔黃圖校釋》(陳直校釋)
  5. 《清詩話》(清·沈德潛撰)
  6.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7.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注:古籍原文可查閱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詞典釋義參見出版社官網權威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含章”一詞主要有以下含義及用法:

一、核心釋義

  1. 包含美質
    源自《周易·坤卦》的“六三,含章可貞”,指内在蘊含美好品質卻不張揚。孔穎達注解“章”為“美”,強調含蓄内斂的德行,如《三國志》用“含章素質”形容管甯的高潔品格。

  2. 曹丕的刀劍名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記載,曹丕曾鑄九把名劍,其中一把名為“含章”,象征器物與文辭的關聯。

  3. 建築名稱
    指古代宮殿“含章殿”,多見于詩文引用,如白居易詩句“良璞含章久”。

二、延伸含義

三、文學應用

多見于古典詩文,如柳宗元“奮藻含章”贊文采,陳與義“含章檐下春風面”詠梅花,均體現含蓄之美。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周易》、史書及詩詞用例,若需具體文獻原文或更多文化背景,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安如磐石柏梁宴昌翔讒孽朝邑船師出拐鉏麛大程大誅殿呵碘化物洞潰二陰放象飛金風饕蜂帳膏車秣馬管毫國富兵強旱谷衡機後佛逭役婚紗護取借胎藉以靜候軍錢可虞控制論李白林琅龍椅摟處茂衍南口念央兒嗫吺親樂卭卭肉香爐入聲劭令少司命試電筆孀居肆忿酸不溜丢綏慰夙夜殄廢銅角子我家污名香屏下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