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寒色的意思、寒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寒色的解釋

[cool colour] 在七色光中,除綠色光外,如:青、紫、藍等光之色,給人以寒冷感。也稱“冷色”

詳細解釋

(1).感到寒冷時的氣色。《敦煌變文集·孝子傳》:“父密察之,知 騫 有寒色,父以手撫之,見衣甚薄,毀而觀之,始知非絮。”《宋史·楊業傳》:“ 代 北苦寒,人多服氈罽, 業 但挾纊,露坐治軍事,傍不設火,侍者殆僵仆,而 業 怡然無寒色。”

(2).寒冷時節的顔色、景色。如枯草、秃枝、荒涼的原野的顔色。 唐 宋之問 《題張老松樹》詩:“日落西山陰,衆草起寒色。”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 盛子昭 《寒山行旅圖》絹本,立幅寬三尺五寸,高亦如之。樹木槎枒,萬山寒色,漁舟一葉,江雁羣飛。”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萬裡奇遊,饑寒之國。聞說道‘胡天八月雪’,可也隻蕭蕭秋意,依依寒色。”

(3).猶寒氣。 宋 梅堯臣 《王龍圖知江陵》詩:“行車踐殘雪,寒色犯輕裘。” 清 陸嵩 《新年作》詩:“願得東風起南陌,催動春光散寒色。” 朔望 《英雄碑前的花朵》詩:“暮靄到 前門 ,沉沉絶市聲。非因寒色重,默悼黨人魂。”

(4).給人以寒冷感覺的顔色。 明 申時行 《應制題扇》詩:“羣芳爛熳吞春輝,雙燕差池雪羽飛。玳瑁梁間寒色瑩,水晶簾外曙光微。”此指白色。

(5).美術上指青、綠、紫等顔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寒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理解:

  1. 色彩學概念
    指在視覺上給人以寒冷感的顔色,如青、藍、紫等冷色調。這種色彩常被用于藝術創作中表現清冷、甯靜的氛圍。例如詩句“萬山寒色”中,“寒色”便通過冷色調渲染冬季山景的蕭瑟感。

  2. 自然景象
    形容寒冷時節的景色特征,如枯草、秃枝、荒原等。這類景象常與秋冬季節關聯,如唐詩“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以及宋代梅堯臣詩中“行車踐殘雪,寒色犯輕裘”,均以“寒色”描繪自然界的冷寂之态。

  3. 人的氣色或表情
    古義中可指人因寒冷或嚴厲表現出的面色,如“面有寒色”形容嚴肅冷峻的神情。此外,文獻中也用“無寒色”描述人物在嚴寒中從容自若的狀态。

  4. 文學引申
    部分語境下代指“寒氣”,如清代詩句“催動春光散寒色”,将抽象的溫度感轉化為視覺意象。


以上解釋綜合了權威詞典定義與文學用例,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或色彩應用,可參考相關來源中的古文及藝術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寒色的意思

寒色是指色彩中帶有冷涼感覺的顔色,通常是藍、紫、青等色調。

寒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寒字的拆分部首是冫,總筆畫數為13。

寒色的來源

寒色的來源是人們對于寒冷的感知,将其與冷色調相聯繫。在自然界中,冰、雪、寒風等寒冷元素常常給人一種冷涼的感覺,因而用藍、紫、青等顔色來表達寒冷的感覺。

寒色的繁體形式

寒色的繁體形式為「寒色」,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原來的意思和拼寫方式。

古時候寒字的寫法

在古時候,寒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常用的是「㫤」,表示寒冷的含義。

寒色的例句

1. 冬天的天空是一片寒色的,看起來格外冷冽。

2. 她穿着一襲寒色連衣裙,在陽光下顯得清冷而美麗。

寒色的組詞

寒色的組詞有寒冷、寒意、寒流等。

寒色的近義詞

寒色的近義詞有冷色、冷調。

寒色的反義詞

寒色的反義詞是暖色,暖色通常包括紅、黃、橙等暖調的顔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