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ld one's steps and not go forward] 收住腳步,不再往前走
停步不前。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歸賦》:“虎踡跼而斂步,蛟躨跜而失穴。”
“斂步”是一個書面用語,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斂步(拼音:liǎn bù)指收住腳步,不再向前行走,常用于描述因謹慎、敬畏或猶豫而停步的狀态。
詞義核心
古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文學家江淹的《待罪江南思北歸賦》:“虎踡跼而斂步,蛟躨跜而失穴”,以猛獸止步形容自身處境。
近義詞與反義詞
用法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斂”字的其他含義(如征收、聚集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斂步(liǎn b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拆分部首為“彳”和“止”,其中“彳”為左彳,表示“行走”的意思;“止”為右止,表示“停止”的意思。
斂步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漢字的寫法。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斂步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斂步”,其中的“斂”字與現代簡體中的“斂”字相似。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更加繁瑣,但字義仍然相近。
斂步的意思是指行走時小心地、謹慎地腳步。它可以用來形容人行走時姿态端莊、穩重而不張揚的樣子。
例句:
組詞:
近義詞:緩步、悄步。
反義詞:跳躍、奔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