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簡略配制。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上:“上命棃園弟子略約詞調,撫絲竹,遂促 龜年 以歌。”
(2).約略。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熙朝財賦》:“裡中諸前輩,過訪先君,各述熙朝盛事,與夫財用豐嗇之原,今猶略約識之。”
“略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指對事物進行簡要的整理或安排,常用于描述文字、藝術等領域的簡化處理。例如:
表示大緻、粗略,強調不精确或模糊的狀态。例如: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用例及權威詞典釋義。
《略約》是一個常用的詞語,表示簡要約定或大緻規定。在各種場合中都有廣泛應用。例如,在商務談判、會議安排、日程安排等方面,略約都可以用來表示大緻或簡單地約定。
《略約》是由「田」和「夕」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田」是由4筆組成,「夕」是由3筆組成。總體而言,「略約」可以拆分成7個筆畫。
《略約》的來源比較簡單。其中的「略」,表示大緻、大概、簡略的意思;「約」,表示約定、商定的意思。兩個詞合在一起,就表示「大緻約定」或「簡要規定」。
《略約》的繁體字為「略約」。
在古代漢字發展的過程中,「略約」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寫法相似。
1. 我們之間略約了參加明天的會議時間和地點。
2. 這份文件隻是一個略約,具體細節我們還需要商定。
3. 在商務談判中,雙方會略約一些基本條款,然後再進一步商讨。
組詞:
略微、略大、約定、約束、規定。
近義詞:
大緻、大略、概略、簡要、粗略。
反義詞:
詳細、具體、細緻、逐一、詳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