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廉度的意思、廉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廉度的解釋

指 後漢 廉範 。 範字 叔度 ,故稱。借指政績卓著的地方官。 唐 于鹄 《醉後寄山中友人》詩:“都忘醉後逢 廉度 ,不省歸時見 魯恭 。”參見“ 廉袴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廉度"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古典文獻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構成 "廉"字本義指堂屋側邊,《說文解字》釋為"廉,仄也"(《漢語大詞典》第3冊),後引申為正直、清廉、儉約等道德範疇。"度"字從"庶"省聲,《說文》解作"法制也"(《王力古漢語字典》),指法度、标準,後衍生出氣度、考量等義項。

二、文獻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典籍,《宋史·李綱傳》載"持廉度之節"(《二十四史全譯》),指保持廉潔的法度準則。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中"嚴廉度以肅官箴"(《明實錄》),強調通過嚴格廉潔标準來整肅官場風氣。

三、現代釋義 綜合古典用例可知,"廉度"指廉潔的準則與法度,包含雙重内涵:既指個人秉持的清廉操守标準,也指社會建立的廉潔制度規範。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内外雙重約束實現道德自律與制度他律的統一,這一概念在當代廉政建設中仍具現實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廉度”一詞的釋義需結合不同來源的考證,主要存在兩種解釋:

一、曆史人物指代(主流解釋) 根據、、等高權威性來源,該詞特指東漢官員廉範。因其字為“叔度”,故被合稱為“廉度”。後世常借指政績卓著的地方官吏,例如唐代詩人于鹄在《醉後寄山中友人》中寫道:“都忘醉後逢廉度”,即用此典故表達對賢能官員的贊譽。

二、品德描述(次要解釋)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拆分“廉”(廉潔)與“度”(度量),形容人品德高尚、不貪圖物質。但此釋義未見于多數專業古籍或權威詞典,可能為現代衍生義或誤傳。

建議參考優先級:研究古文或曆史文獻時,應采用第一種解釋;現代語境下若涉及品德描述,需結合上下文謹慎判斷。可進一步查閱《後漢書·廉範傳》或《全唐詩》等原始文獻驗證。

别人正在浏覽...

安不忘危背軍博學宏詞不良裁成慚懼長名牓楚夏蹈騰大四至堕夫獨語二旬九食飛鸢佛圖幹幹凈凈橫躺豎卧河套轟騰黃祖胡帽犀貨節蛟室駕鹽荊枝酒酤酒有别膓跼步榉柳開缺康強逢吉科察奎堂樂胥靈隱寺龍尾道陋心蒙古包磨究目鏡南山可移爬行霈恩皮褥子氣根輕諾寡信曲諒沙魚鞘事與心違疏班樹敦熟食私劍娑婆速誅瀢瀢慰喜無出其右無征不信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