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了如指掌 ”。 ********* 《萍蹤寄語》七九:“工場中各部機器的彼此聯絡的關系,有詳圖作有系統的詳細說明,使人一看,對于全部的工作程式了若指掌。” 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十三:“憑我幾十年生活在 紀家村 ,對每個人都了若指掌。”
指着自己的手掌給人看。比喻對情況十分明白清楚。語本《論語·八佾》:“子曰:‘……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宋史·道學傳序》:“( 周敦頤 )作《太極圖説》、《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一:“ 王文簡 《<倚聲集>序》……僅二百數十言,而詞家源流派别,瞭若指掌。”亦作“ 瞭如指掌 ”。 清 陳澧 《東塾讀書記·尚書》:“説《禹貢》者,至國朝 康熙 、 乾隆 地圖出,而後瞭如指掌。”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行軍總要》:“在軍中選擇熟諳路徑之人多名,知得由此去多少路到一市鎮,又有多少路到一村鄉,用紙寫得清清楚楚,使之瞭如指掌。”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小說史稿》第四篇第六章:“他( 諸葛亮 )隱居 隆中 ,但對天下大勢卻了如指掌,所以和 劉備 初次會面時就能為後來的 蜀 漢 訂下了一套正确的據 蜀 、聯 吳 、圖 魏 的方略。”
"了若指掌"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透徹,就像看自己的手掌那樣清晰明白。以下從詞典釋義、詞源、用法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指對情況、事物或問題的了解極其清晰、透徹,如同查看自己的手掌紋路一般一目了然。強調認知的全面性和精确性。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給人看一樣。
成語源自《宋史·道學傳·程頤》:
“真儒者,其言必可行,非空言也。譬人明于指掌,豈待辨說?”
後演變為“了若指掌”,比喻對事物本質的洞悉程度極深。
作謂語、定語,常與“對……”搭配使用(如“他對業務了若指掌”)。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洞若觀火 | 一無所知 |
明察秋毫 | 霧裡看花 |
如數家珍 | 不甚了了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商務印書館出版。
查看詞條(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官方鍊接)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線上檢索(中國知網工具書庫)
王濤等編著,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適用于描述對知識、數據、人際關系等高度熟悉的語境,如:
學術寫作:研究者對實驗數據了若指掌。
職場彙報:項目經理對項目進度了若指掌。
以上内容綜合權威詞典釋義與經典用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上述工具書原文。
“了若指掌”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辨析或例句,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
八段錦白絹百思不得其解百聞不如一見拜揖白雲亭備患碑頌逼塗草露創觀春雷椿歲雕雞嫡孽底甯都凡斷碎頓飯鳳吹風容幹象辇高根拱把功首鹳鶴鼓劍寒錫黑雲诃罵假道焦頭迹蹈雞禍津頭鞠獄悃愊冷急丁離心力鸾鷟孟加拉國民業磐石之固盤問皮車謙喜清忠譜祇樹祇苑穣災舍着金鐘撞破盆世廟書帖思鳥肅勵索逋未艾遺秉杌凳相授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