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盡頭。 宋 晏幾道 《長相思》詞:“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金 元好問 《會善寺》詩:“人生富貴有遺恨,世事廢興無了期。” 蘇曼殊 《慘世界》第九回:“一天風雪壓 巴黎 ,世界凄涼無了期。” 魯迅 《書信集·緻台靜農》:“負擔親族生活,實為大苦,前年又生一孩子,責任更無了期矣。”
(2).猶言了局。指解決問題的辦法。《隋唐演義》第四回:“你終日遊手好閒,也不是了期。”
“了期”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e qī”,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了期”兼具具象(時間/事物的終點)與抽象(問題解決的途徑)雙重含義,多見于古典文學和口語化表達,需結合語境靈活理解。
了期是一個常用的漢語詞彙,可以表示多種含義。最常見的意思是指一個期限的結束或到期,通常與時間相關。另外,了期也可以指一個承諾或約定的履行。此外,了期還可以表示一個計劃、目标或任務的完成。具體的含義取決于上下文語境。
了期的部首是亻(人字旁),拆分後的筆畫順序是:人(2畫)+ 廴(3畫)。
了期的來源比較複雜,主要是通過演變和形聲加會意的方式形成的。繁體字為了期,字形上與簡體字一緻,隻是書寫方式略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中,了期的寫法有所不同。其中一種古代寫法是:“亻”(人字旁)+ “刂”(刀字旁)+ “一”(橫寫的一)。這種寫法中,“刂”表示延遲、滞後的意義,“一”則表示一個時間單位。
1. 合同已經了期,我們需要進行續籤。
2. 明天是最後一天,記得完成任務,不要再了期了。
- 期限:指規定的時間範圍
- 過期:指超過規定的時間限制
- 期末:指一個學期的結束
- 期待:指對某事物或某人的期望與等待
近義詞:結算、到期、完結
反義詞:未了、未期、未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