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冷地的意思、冷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冷地的解釋

(1).寒冷的土地。 唐 王建 《寄崔列中丞》詩:“火山無冷地,濁流無清泉。”

(2).冷僻處所。《續資治通鑒·南宋理宗紹定五年》:“ 金 主慰之曰:‘南渡後,國家比承平時,有何奉養!然叔父亦未嘗沾溉;無事則置之冷地,無所顧藉,緩急則置于不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冷地是漢語中具有多維度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拆解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字面本義 由"冷"(溫度低、缺乏熱度)與"地"(處所、區域)組合構成,指代低溫區域。如《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解釋為"溫度顯著低于周邊環境的特定區域"(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第792頁)。地理學研究中常見"冷地效應"概念,特指因地形或植被形成的局部低溫區。

二、文學引申義 在文學語境中常承載隱喻功能。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載:"這冷地生寒,怎禁得徹骨冰霜",此處借自然寒冷映射人際關系的疏離狀态。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庵即景聯句"中"冷地誰家笛"的表述,則通過聽覺意象營造孤寂氛圍。

三、現代語義擴展 當代語言使用中衍生出三重新解:1)建築學指未配置供暖系統的空間(《建築環境學術語标準》GB/T 50378-2019);2)生态學特指未受人類活動幹擾的原始區域(參考中國科學院《生态學名詞》2006版);3)社交場景中比喻受冷遇的處境,如"讨論時他突然被冷地對待"的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冷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寒冷的土地
    指溫度低、缺乏溫暖的土壤或地域。例如唐代王建《寄崔列中丞》詩:“火山無冷地,濁流無清泉”,通過對比火山與冷地,強調自然環境的極端差異。

  2. 冷僻處所
    指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如《續資治通鑒》中記載,南宋時期金主提到“無事則置之冷地”,形容将人或事物安置在不受關注的角落。

二、用法與例句

補充說明

需注意“冷地”與“冷地裏”(暗地裡)的區别,後者為衍生用法,表示暗中行動,如《水浒傳》中的描述,但此義項不屬“冷地”本義。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4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嗌嗌逼附昺煥毖甯才譽瓷宮打火刀鈍丞耳朵凡夫轒牀風餐奉附風訊高等藁街貴酋寒噤徽猛虎聲虎氣交湊靖步井乘鈞牌誇邁狼牙錘老先兒壘栅梁山柳弱花嬌龍篆眉結默仙木匠男飾霓帱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朋工棚寮淺聞小見啓椗韶氣省錢神仙浮屠施齋送手帕踏腳凳螳螂騰空天贊通巴痛深惡絕拖綉毬外國貨微绡穩平五潢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