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點;毛病。 漢 王符 《潛夫論·叙錄》:“或因纇釁,或空造端。”
“颣釁”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潛夫論》原文。
颣釁(lèng xìn)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頁”和“心”,總共有16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颣”指的是辯論、争執,與“争辯”的意思相近,“釁”含有刀兵的意思,引申為矛盾、沖突。另一種說法認為,“颣”指的是歌頌、頌揚,與“贊美”的意思相近,“釁”則有表露、顯露的意思,引申為表現、展示。
在繁體字中,“颣”被寫作“讓”,“釁”被寫作“釁”。這種寫法在古時候較為常見,現代漢字簡化後采用了“讓”和“釁”的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法中,寫作“颣”和“釁”的字形稍有不同。其中,“颣”的字形是“讓”的意思加上一點,“釁”的字形是“钅”加上“心”的意思。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常見。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們在會議中颣釁不斷,争論激烈。
2. 我們應該尊重不同的意見,避免發生不必要的颣釁。
3. 這場比賽是兩支冠軍隊伍之間的颣釁。
一些組詞:
1. 颣言:指以言語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論。
2. 颣歌:指用歌曲來贊美、歌頌。
3. 釁案:指引起法律争議的案件。
4. 釁發:指沖突的發生,矛盾的爆發。
5. 辯颣:指進行有邏輯的争辯、辯論。
一些近義詞:
1. 争辯:指為了表達不同的意見而辯論。
2. 矛盾:指不和諧、相互沖突的關系。
3. 沖突:指兩方或多方之間發生的激烈對抗。
一些反義詞:
1. 和諧:指各個因素間相互關聯、相互協調的狀态。
2. 合作:指雙方或多方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任務或達成協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