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羸弊的意思、羸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羸弊的解釋

(1).破爛。 漢 賈誼 《新書·屬遠》:“行中道而衣,行勝已羸弊矣。”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下》:“覩一婦人,姿容慘悴,服裝羸弊。”

(2).疲困。《三國志·吳志·陸抗傳》:“羸弊日久,難以待變。” 宋 嶽飛 《乞兵馬糧食狀》:“惟是新復 建康 之後,所有士馬,瘡痍尚新,羸弊方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羸弊(拼音:léi bì)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主要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其核心含義指極度衰弱、疲憊不堪的狀态,既可形容人的身體狀态,也可引申形容事物衰敗凋敝。以下從詞典釋義、語素分析和文獻用例角度詳細說明:


一、詞典釋義與語素解析

  1. 字義分解

    • 羸(léi):

      本義指瘦弱、疲困。《說文解字》釋為“瘦也”,《廣韻》注“劣也,疲也”。

    • 弊(bì):

      本義為仆倒(如“弊仆”),引申為破敗、困頓、疲憊(如“凋弊”“疲弊”)。

    • 合成詞“羸弊”:

      強調因極度瘦弱、勞累或衰敗而陷入困頓的狀态,程度較單字更深。

  2. 權威辭書釋義

    • 《漢語大詞典》:

      “疲困衰敗。”

      例證引《後漢書·劉盆子傳》:“老母羸弊,饑寒交切。”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辭源》(修訂本):

      “瘦弱困乏。”

      例證引《三國志·吳書·陸凱傳》:“民力困窮,鬻賣兒子,調賦相仍,日以疲極……士卒羸弊。”

      (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


二、文獻用例與語境分析

  1. 形容身體狀态

    多指因疾病、饑餓或勞累導緻的極度虛弱。

    《後漢書·劉盆子傳》:

    “帝憐盆子,賞賜甚厚,以為趙王郎中。後病失明,賜荥陽均輸官地,使食其稅終身。時諸将多暴橫,唯盆子與茂守禮法,然羸弊,常恐不能自存。”

    (描述劉盆子因體弱多病而生存艱難)

  2. 引申指民生或國力衰敗

    用于社會、經濟層面,強調困頓凋敝。

    《三國志·吳書·陸凱傳》:

    “民力困窮,鬻賣兒子……士卒羸弊,寇盜棄甲,莫肯用命。”

    (指百姓貧困、士兵疲弱,國家陷入危機)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用例場景
羸弊 強調極度衰弱與困頓并存 書面語,多用于曆史文獻
疲弊 側重疲勞導緻的衰敗 經濟、軍事領域(如“百姓疲弊”)
羸弱 僅指瘦弱無力,不包含“困頓”義 形容個體健康狀态

四、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曆史文學或特定修辭語境。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替換為“衰弱不堪”“疲憊困頓”等更通用的詞語。

參考文獻:

  1.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
  3. 範晔. 《後漢書》. 中華書局點校本.
  4. 陳壽. 《三國志》. 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羸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éi bì,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由“羸”(瘦弱、衰敗)與“弊”(損害、不良狀況)組合而成,整體指事物處于衰敗、困頓的狀态,可形容國家、組織或個人的衰落,也可指物品的破舊或身體的疲弱。


二、詳細釋義

  1. 破爛、破舊
    多用于描述物品或外在狀态。
    例句:

    • 漢·賈誼《新書》:“行中道而衣,行勝已羸弊矣。”(形容衣物破舊)
    •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服裝羸弊。”(服飾破敗)
  2. 疲困、衰弱
    側重指人或群體的疲憊困頓。
    例句:

    • 《三國志·吳志·陸抗傳》:“羸弊日久,難以待變。”(軍隊長期疲弱)
    • 宋·嶽飛《乞兵馬糧食狀》:“士馬羸弊方甚。”(士兵馬匹極度疲困)

三、使用場景


四、關聯詞辨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騃憨嗤摘疵毛倒放颠迷非複風櫛雨沐分治份子赴險如夷高架路禾粟悔怅狐裘糊塗賬堅持不懈驕縱戒裝記故畸節鹫岩舊制九重城貜貜臘酒擂堆冷情練飾麗妲黴風煤屑路面骨頗我扡插強中洽恰傾家竭産權象曲局散悶掃地夫掃箒星生財釋帝十眉詩情說長話短隨倡袒開添案條聞停薪旺熾王傅妄談禍福威摧違寒顯罰像法逍遙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