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巡視邊境。《左傳·隱公五年》:“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 孔穎達 疏:“言欲案行邊竟。”《東周列國志》第三八回:“ 文公 同 趙衰 略地至 原 。”
(2).占領土地;侵占土地。《史記·張耳陳馀列傳》:“足下必将戰勝然後略地,攻得然後下城,臣竊以為過矣。誠聽臣之計,可不攻而降城,不戰而略地,傳檄而千裡定,可乎?” 宋 洪邁 《容齋隨筆·漢景帝忍殺》:“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毛6*澤6*東 《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 日本 帝國主義的攻城、略地、奸6*淫、搶劫,焚燒和屠6*殺,把亡國危險最後地加在 中國 人身上。”
(3).掠過地面。 唐 高適 《奉和鹘賦》:“忿顧兔之狡伏,恥高鳥之成群,始滅沒以略地,忽升騰而參雲。” 唐 杜甫 《揚旗》詩:“材歸俯身盡,妙取略地平。” 阿英 《“燈市”--<金6*瓶6*梅詞話>風俗考之一》:“二童子引索略地。”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略地漢語 快速查詢。
"略地"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不同語境下的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判斷:
巡視邊境(本義)
占領土地(引申義)
掠過地面(比喻義)
需注意:
《略地》是一個具有豐富含義的詞彙,在不同語境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釋。它的拆分部首是⺍月,共有16個筆畫。
來源:《略地》一詞源于古代漢字,最初是用來表示“勘查、測量地形地勢”的意思。隨着時間的推移,該詞逐漸演變為更廣義的概念。
繁體:《略地》的繁體字為「畧地」,字形保持了原始的樣貌,沒有太大改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法中,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一些差異。然而,《略地》一詞的基本字形保持穩定,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他希望能夠略地勘察該地區的地形,以便更好地規劃建設項目。
2. 這本書提供了關于曆史事件的略地概述,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事件的背景。
3. 學習一門新語言需要略地掌握基礎詞彙和語法規則。
組詞:略地規劃、略地測量、略地概述、略地考察
近義詞:勘探、測繪、測量
反義詞:詳細、詳細規劃、詳細勘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