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略地的意思、略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略地的解釋

(1).巡視邊境。《左傳·隱公五年》:“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 孔穎達 疏:“言欲案行邊竟。”《東周列國志》第三八回:“ 文公 同 趙衰 略地至 原 。”

(2).占領土地;侵占土地。《史記·張耳陳馀列傳》:“足下必将戰勝然後略地,攻得然後下城,臣竊以為過矣。誠聽臣之計,可不攻而降城,不戰而略地,傳檄而千裡定,可乎?” 宋 洪邁 《容齋隨筆·漢景帝忍殺》:“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毛6*6*《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 日本 帝國主義的攻城、略地、奸6*淫、搶劫,焚燒和屠6*殺,把亡國危險最後地加在 中國 人身上。”

(3).掠過地面。 唐 高適 《奉和鹘賦》:“忿顧兔之狡伏,恥高鳥之成群,始滅沒以略地,忽升騰而參雲。” 唐 杜甫 《揚旗》詩:“材歸俯身盡,妙取略地平。” 阿英 《“燈市”--<金6*6*梅詞話>風俗考之一》:“二童子引索略地。”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略地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略地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主要有兩層含義:

  1. 攻占、奪取土地

    指軍事行動中占領敵方領土。此義項源于古代戰争語境,強調武力擴張疆域的行為。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晉侯侵曹伐衛,取五鹿,略地至斂盂”即描述晉軍攻占曹衛領土的軍事行動。

  2. 巡視邊境

    古代指官員巡視邊疆地區,考察防務或地形。此用法多見于曆史文獻,如《漢書·匈奴傳》載“遣将略地邊郡”,指将領巡查邊境防務。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7卷,第108頁。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4年,第856頁。
  3.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382頁。

網絡擴展解釋

"略地"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不同語境下的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判斷:

  1. 巡視邊境(本義)

    • 源自《左傳·隱公五年》"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陳魚而觀之",指君主或将領巡視邊境疆域,帶有軍事防禦性質。孔穎達注釋為"言欲案行邊竟"(意為巡查邊境)。
  2. 占領土地(引申義)

    • 常見于戰争語境,如《史記·張耳陳馀列傳》"不戰而略地",指通過軍事手段侵占或奪取領土。中的"攻城略地"正是此義的典型用法,現代漢語中"略"在此作"掠奪"解,與漢典對"略"的"搶,掠奪"釋義相印證。
  3. 掠過地面(比喻義)

    • 多用于文學描述,如中的"這條河很粗略地定義了...",形容物體快速擦過地表的狀态。此義項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詩歌或修辭表達。

需注意:

别人正在浏覽...

白裳敗火葆臧本固枝榮佛貍祠波峰燦黃寵榮穿腹翠辇禱頌登學的識鼎烹地震區敦適耳鳴目眩厄台方訣婓婓封恨阜滋高峯貫盈惡稔橫滋鴻基後悔不及化流迦羅沙曳谏章角藝叫噪霁鑒胫然精細句陳居錯課工柳塘率貸濔迆末食目斷魂銷囔鼻炮簾飄飄擒生踏伏鵲子诎容散送私神探黑丸屯次王荊公體菀牧誣怪汙潴仙娃消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