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雷峰塔 ”。
“雷峯塔”是“雷峰塔”的異體寫法,指同一座曆史建築,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名稱由來
雷峰塔最初名為“皇妃塔”,由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最後一位國王錢俶為紀念寵妃黃氏生子而建()。因建于杭州西湖畔的雷峰(夕照山最高峰)上,故得名“雷峰塔”()。
建造背景
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目的是供奉佛螺髻發舍利并祈求國泰民安()。
《白蛇傳》關聯
民間傳說中,白蛇精白素貞因與凡人許仙相戀,被法海和尚鎮壓于雷峰塔下,其子許仕林高中狀元後祭塔救母。這一故事賦予雷峰塔浪漫色彩,成為愛情與抗争的象征()。
其他轶事
另有傳說稱雷峰塔磚有“辟邪”“利蠶”等功效,導緻民衆盜挖塔磚,加速了古塔倒塌()。
損毀與倒塌
雷峰塔曆經南宋、明代多次修繕,清末因戰亂和民衆盜磚導緻塔基受損,最終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
現代重建
2000年啟動重建工程,新塔按宋代風格設計,高71.679米,2002年開放,現為西湖十景“雷峰夕照”的核心景觀()。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杭州西湖景區官方資料。
《雷峯塔》是一個詞彙,它是指一座塔,這座塔通常是為了抵禦雷電的攻擊而建造的。以下是關于這個詞彙的更多詳細信息:
《雷峯塔》這個詞彙的拆分部首是“雨”和“山”,它們分别代表着雨水和山。這個詞彙共有14個筆畫。
《雷峯塔》一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由曹雪芹所寫。在小說中,《雷峯塔》是京城裡面較有名氣的一座寶塔。後來,這個詞彙逐漸被廣泛使用,用來形容許多古代的塔樓。
《雷峯塔》的繁體漢字為「雷峰塔」。
在古代,人們經常使用書法來寫漢字。《雷峯塔》以及其他漢字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差異。主要的區别是在書寫風格上,古時候的漢字更加工整、流暢。
以下是一些使用《雷峯塔》這個詞彙的例句:
與《雷峯塔》相關的組詞包括:雷電、峯巅、塔樓等。
與《雷峯塔》意思相近的詞有:雷塔、雷峰樓。反義詞暫時無法找到與《雷峯塔》意思完全相反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