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雷風的意思、雷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雷風的解釋

亦作“靁風”。1.雷和風。《易·說卦》:“雷風相薄。”《漢書·郊祀志下》:“水火不相逮,靁風不相誖。” 唐 韓愈 《貞女峽》詩:“江盤峽束春湍豪,雷風戰鬭魚龍逃。” 宋 陸遊 《醉書秦望山石壁》詩:“擘波浴海出日月,破山卷地驅雷風。”

(2).比喻巨大的聲威。 晉 袁宏 《後漢紀·安帝紀上》:“建屯益兵,宣揚雷風,冀以折衝萬裡,震怖 匈奴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雷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自然現象、哲學象征及文學意象三個維度解析:

一、字源與本義

雷(léi)指雲層放電時發出的巨響與閃光,《說文解字》釋為“陰陽薄動,雷雨生物者也”,象征天地能量的爆發;風(fēng)為空氣流動現象,《說文》稱“八風也”,代表自然之力的流動。二者結合最初描述自然界中雷電與狂風交織的天氣現象,如《周易·說卦》載“雷風相薄”,描繪雷震與風勢相互激蕩的狀态。

二、哲學與象征意義

在《周易》體系中,雷風構成“益”卦(䷩)的卦象:

三、文學意象拓展

古典文學中常以雷風構建宏大場景:

  1. 自然威勢: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靂,丘巒崩摧”以雷喻天威;
  2. 社會變革隱喻: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借風雷呼喚革新;
  3. 人格象征:文天祥《正氣歌》“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顔色”以風雨雷電圖示堅貞氣節。

權威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ISBN 978-7-101-00329-9
  2. 《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 978-7-301-05701-3
  3. 朱熹《周易本義》,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6020-0
  4.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清華大學出版社,ISBN 978-7-302-21889-7

網絡擴展解釋

“雷風”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整理而成:

  1. 基本含義 指自然界中的雷電與狂風,常用來形容聲勢浩大、威力驚人的自然現象或力量。

  2. 詳細釋義

    • 自然現象:雷電與狂風交織的天氣狀态,如《易經·說卦》中“雷風相薄”描述兩者相互激蕩,唐代韓愈詩句“雷風戰鬥魚龍逃”則描繪了風雷交加的壯闊場景。
    • 比喻義:象征巨大的聲威或影響力,如晉代袁宏《後漢紀》用“宣揚雷風”比喻軍隊的震懾力。
  3. 古籍出處

    • 《漢書·郊祀志》:“水火不相逮,靁風不相誖”。
    • 宋代陸遊《醉書秦望山石壁》:“破山卷地驅雷風”。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自然界的狂暴景象,或比喻社會變革、軍事行動等具有沖擊力的宏大事件。

  5. 其他說明 現代偶見“雷風電話會議”的商業服務名稱,屬特定品牌用法,與詞語本義無關。

建議結合《易經》《漢書》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書進一步探究文化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保安語背城邊緣學科筆走龍蛇不失黍絫側修唱喚長山楚楚有緻觸塗聰解典度颠乾倒坤締好哆大放二四放足格末故年橫嶺洪深夾拜剪绺減字木蘭花孑遺生物京官金溝噤戰君器勘對空涼空杳爛漫天真勞武結合累重連不連廉夫李闖劉棉花樓堡陋儀盧其命通平絨郫筒七宮乞期屈一指桡亂仁士日高日上雙饷铄金毀骨四稱私販隋琛無漸洩口邪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