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名。女貞的别名。因用以放養白蠟蟲而得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女貞》。
蠟樹是女貞的别稱,其名稱來源與白蠟蟲養殖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蠟樹即女貞(學名:Ligustrum lucidum),因古代常用于放養白蠟蟲而得名。白蠟蟲分泌的蠟質可制成白蠟,用于制作蠟燭、防水材料等。
名稱由來
其他信息
總結來看,“蠟樹”一詞主要強調女貞樹的經濟功能,而非其藥用或觀賞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女貞的植物學特征,可參考《本草綱目》等典籍。
“蠟樹”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虍”和“木”。其中,“虍”屬于左右結構的部首,“木”屬于上下結構的部首。
根據筆畫順序,可以将“蠟樹”的筆畫分為13畫。其中,“虍”為4畫,“木”為9畫。
“蠟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使用蟲蠟和木質制作蠟燭,因此将用作蠟燭制作的樹木稱為“蠟樹”。如今,這個詞語常用來指代産生蟲蠟的樹木,特指一種寄主為白蠟蟲的落葉喬木。
在繁體字中,“蠟樹”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多次改革,因此“蠟樹”在不同時期的寫法有所不同。一種古代寫法是:蠟樹。這種寫法使用了繁體字的“蠟”來表示“蠟”,而将“樹”寫為“樹”。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經常出現。
以下是幾個關于“蠟樹”的例句:
1. 山林中的蠟樹葉片油亮光滑。
2. 這片地區的蠟樹種植曆史悠久。
3. 在蠟樹上覓食的白蠟蟲帶來了豐富的農産品。
一些與“蠟樹”相關的詞語包括:
組詞:蠟燭、蠟蠟、蠟蟲、蠟制品
近義詞:白蠟樹、白蠟木
反義詞:綠色植物、花果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