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太祖 對 羅複仁 的稱呼。《明史·羅複仁傳》:“三年置弘文館,以 復仁 為學士,與 劉基 同位。在帝前率意陳得失,嘗操南音。帝顧喜其質直,呼為‘老實羅’而不名。”
“老實羅”一詞的含義需結合曆史典故和現代語義綜合理解:
一、曆史典故來源 該詞最早源于明太祖朱元璋對大臣羅複仁的稱呼。據《明史·羅複仁傳》記載,羅複仁因性格質樸率直,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諱,且常操南方口音,朱元璋欣賞其品性,故稱其為“老實羅”而不直呼其名。
二、現代語義演變 現代語境中,“老實羅”被部分詞典解釋為成語,形容人誠實可靠、不耍心機的性格特點。其中“老實”指誠信正直,“羅”為加強語氣的助詞。但需注意,此用法更多是後人基于曆史典故的引申,并非原始含義。
三、使用場景差異
《老實羅》是一個常用的中文俗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性格老實、誠實守信。通常指的是一個人言行正直,不欺騙他人,沒有虛僞的舉止。
《老實羅》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和七個筆畫:
《老實羅》是一個源自于民間的俗語,由于古時候社會生活簡單,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方式更加直接,因此誠實守信的人格品質被人們高度贊揚和推崇。
《老實羅》的繁體寫法是《老實羅》。
古時候,《老實羅》這個詞的寫法略有區别:
以下是一些使用《老實羅》的例句:
與《老實羅》相關的組詞有:
與《老實羅》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與《老實羅》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