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稱 勞山 或 牢山 ,亦名 輔唐山 、 鳌山 。在今 山東省 青島市 崂山縣 境。東臨 崂山灣 ,南瀕 黃海 ,景色雄奇靈秀,氣候宜人,曆來為避暑和遊覽的勝地。 宋 元 以來,其上多建道觀,遂為道教名山。現存有 上清宮 、 下清宮 、 太平宮 、 華樓宮 等道家建築。
崂山是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崂山區的一座重要山脈,其名稱和特征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崂山位于山東半島西南部,東臨崂山灣,南瀕黃海,總面積約446平方公裡,其中核心景區161平方公裡。主峰巨峰(崂頂)海拔1132.7米,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素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山脈以崂頂為中心向四方延伸,形成巨峰、三标山等多條支脈,兼具懸崖傍海與丘陵起伏的地貌特征。
崂山古稱“勞山”“牢山”,别名輔唐山、鳌山。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
崂山是道教發祥地之一,宋元時期道教興盛,現存上清宮、下清宮、太平宮等著名道觀。其自然與人文景觀融合,擁有220餘處景點,如靈旗峰、北九水等,其中北九水以奇峰怪石、瀑布深潭聞名,為避暑勝地。
1992年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現為國家5A級景區,兼具生态保護與旅遊功能。同時,崂山因獨特地貌成為多部影視作品的取景地。
若需更完整的曆史文化細節,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崂山景區官網。
崂山指的是山東青島市崂山區境内的一座名山,也是青島市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同時,崂山也可以指代這座山的名稱。
崂山的拆分部首是山字旁。
崂山的總筆畫數為11畫。
崂山的名字來源于古代神話,《山海經》中有記載。相傳,崂山是東海的守護神——北渚神的居所。所以,崂山被尊稱為“北渚山”或“北渚神山”,後來逐漸演變為“崂山”。
崂山的繁體字為「嶗山」。
在古代,崂山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和出土文物,崂山的古時漢字寫法有「尞山」、「烙山」等多種形式。
1. 我們今年去青島旅遊,一定要登上崂山領略壯麗的景色。
2. 崂山深藏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曆史文化,吸引了衆多遊客的到訪。
崂山可以組成的詞語有:崂山區、崂山風景區、崂山路、崂山泉、崂山石、崂山茶等。
崂山的近義詞有:北渚山、北渚神山。
崂山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可以視為沒有崂山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