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使身體勞累、疲倦。《莊子·漁父》:“苦心勞形,以危其真。” 唐 殷堯藩 《李舍人席上感遇》詩:“一官到手不可避,萬事役我徒勞形。”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家居》:“餘本以疾歸,酬應則有勞形之苦,飲燕則收頤養之功。”
“勞形”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áo xíng,其核心含義是“使身體勞累、疲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由“勞”(勞累)和“形”(身體)組成,字面指因事務繁忙或體力消耗導緻身體疲憊。例如:
劉禹錫《陋室銘》:“無案牍之勞形”,意為沒有公文使身體勞累。
古典文獻中的用例
現代用法與成語
常以“案牍勞形”形式出現,形容因處理文書工作而疲憊,如現代職場中的繁忙狀态。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莊子》《陋室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勞形》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身體勞累,精神疲憊的狀态。
《勞形》的部首是力,拼音是láo。它一共有6個筆畫。
《勞形》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是由“勞”和“形”兩個字組成。勞的意思是辛苦,形的意思是身體狀态。合在一起就表示身體勞累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勞形的寫法是“勞形”。勞是勞的繁體字形式。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現代有所不同。《勞形》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労形”,字形更加簡化。
1. 他連續工作了十個小時,現在非常勞形。
2. 長期的學習和工作使她感到勞形不堪。
1. 勞累:指由于長時間或過度勞動而感到疲勞。
2. 勞心:指由于思考、煩惱等精神上的勞累。
3. 勞作:指通過勞動創造或生産。
1. 疲倦:指身體疲乏,精神不振。
2. 疲勞:指由于過度勞累而感到身心疲憊。
精神煥發:指精力充沛,精神飽滿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