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ld stick-in-the-mud; old ***hard] 一向墨守陳規、十分固執的人
思想極為守舊、不肯接受新事物的人。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三六:“你看,連咱爹那個老頑固,聽說要賣果子,他還不反對,還悄悄向咱娘打聽呢。” 趙樹理 《邪不壓正》二:“ 劉錫元 才死了, 劉忠 他媽是老頑固,一定要叫他守三年孝。”
“老頑固”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于形容思想保守、固執己見且不願接受新事物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那些長期堅持舊觀念、墨守成規的人,尤其指在行為或思想上難以改變的人。例如:“他是公司裡的老頑固,始終反對數字化轉型。”
該詞帶有一定貶義,但也可用于調侃或表達無奈,例如:“好呀歹呀的,我就喜歡這個老頑固!”(引用自的例句)。
雖然“老”字可能暗示年長,但實際使用中并不完全受年齡限制,更多強調思想上的固執。例如,年輕人若拒絕接受新事物,也可能被戲稱為“小頑固”。
如需更全面的釋義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如、2、5)。
《老頑固》是一個漢語詞語,形容一個人固執己見、堅持自己的觀點或方式不容易改變。
《老頑固》這個詞由三個部分組成:老、頑、固。
它們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老頑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瀛奎律鑒》一書中,形容自負固執的人。
《老頑固》的繁體寫法為「老頑固」。
在古時候,「固」的寫法為「支」,而「頑」的寫法為「頑」。
他真是一位老頑固,無論别人怎麼勸說,他都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決定。
固執、不聽勸告、不肯讓步
靈活、易變、開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