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盡的意思、老盡的詳細解釋
老盡的解釋
謂一生盡力,年老而力衰。語出《韓詩外傳》卷八:“昔者 田子方 出,見老馬於道,喟然有志焉,以問於禦者曰:‘此何馬也?’禦曰:‘故公家畜也,罷而不為用,故出放之也。’ 田子方 曰:‘少盡其力,而老棄其身,仁者不為也。’束帛而贖之。窮士聞之,知所歸心矣。” 宋 蘇轼 《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詩:“黃雞催曉不須愁,老盡世人非我獨。”
詞語分解
- 老的解釋 老 ǎ 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 極,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
- 盡的解釋 盡 (盡) ì 完畢:用盡。說不盡。取之不盡。 達到極端:盡頭。山窮水盡。盡情。自盡( * )。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盡心。盡力。盡瘁。盡職。盡忠。盡責。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都,全:盡然。盡是白的。盡
網絡擴展解釋
“老盡”是一個源自古典文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人一生盡力付出,到年老時精力衰竭的狀态。核心在于強調年輕時耗盡心力,暮年時因衰老而無法再發揮作用,常隱含對生命規律的感慨。
- 出處溯源:出自《韓詩外傳》卷八中“田子方贖馬”的故事。田子方見老馬被棄,感歎“少盡其力而老棄其身”的不仁,由此引申出對人生勞碌終老的反思。
2.用法與例句
- 文學引用:蘇轼在《與臨安令宗人同年劇飲》中寫道:“黃雞催曉不須愁,老盡世人非我獨。” 此處用“老盡”表達對時光流逝、世人皆老的普遍性感慨,帶有哲學意味。
- 語境特點:多用于詩文或曆史語境,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對人生境遇的感歎或對曆史人物的評述。
3.引申意義
- 除字面含義外,該詞常暗含對“付出與回報不對等”的批判,如《韓詩外傳》中通過老馬被棄的故事,映射社會對貢獻者的遺忘。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力衰、遲暮、年邁(側重衰老狀态)。
- 反義詞:少壯、鼎盛(側重年輕力強)。
提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韓詩外傳》原文或蘇轼相關詩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盡》的意思
《老盡》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老去盡頭”,形容歲月不饒人,人到老年,精力、體力等逐漸衰弱,趨近終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老盡》的拆分部首為“老”和“盡”。
“老”的部首是“⺼”,總共有6筆;
“盡”的部首是“⺾”,總共有6筆。
來源
《老盡》是由兩個獨立的漢字組合而成。其中,“老”通常表示年老或衰老,“盡”表示終點或結束。
繁體
《老盡》的繁體字為“老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漢字的形狀和結構可能有所不同。然而,《老盡》的古代寫法和現代寫法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隨着歲月的流逝,他感覺自己的精力漸漸老盡了。
2. 他在為老父親的生日而忙碌,希望為他帶來喜悅,好讓他不要感覺生命已經老盡。
組詞
老去、盡頭、終點、年老、衰老等。
近義詞
衰敗、末路、年逾、衰老等。
反義詞
年輕、盛年、充盈、韶光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