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昏的意思、老昏的詳細解釋
老昏的解釋
亦作“ 老惛 ”。猶老糊塗。《三國志·魏志·曹洪傳》“乃得免官削爵土”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性無檢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無厭之質,老惛倍貪,觸突國網,罪迫三千,不在赦宥。”《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你看我老昏麼?不曾辦得早飯。” 柔石 《為奴隸的母親》:“你真被迷住了,老昏了,一點也不會想了。”
詞語分解
- 老的解釋 老 ǎ 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 極,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
- 昏的解釋 昏 ū 天剛黑的時候:黃昏。昏曉(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媙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視問安)。 暗而無光:昏暗。昏黑。 惑亂:昏愦。昏聩。昏庸。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覺:發
網絡擴展解釋
“老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因年老而思維遲鈍、糊塗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指年老糊塗、頭腦不清醒的狀态,常帶有貶義。
- 異體寫法:亦作“老惛”或“老”,多見于古籍。
二、字義分解
- 老:表示年長、衰老,如“老當益壯”。
- 昏:指頭腦迷糊、神志不清,如“昏庸”“昏頭昏腦”。
三、使用場景
- 文學作品:
- 《三國志·魏志·曹洪傳》注引《魏略》:“老惛倍貪,觸突國網”。
- 柔石《為奴隸的母親》:“你真被迷住了,老昏了,一點也不會想了”。
- 口語表達:常用于調侃或批評年長者因糊塗而犯錯,如“你看我老昏麼?不曾辦得早飯”(《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四、感情色彩
- 貶義傾向:多用于描述因年齡增長導緻的判斷力下降或行為失當,隱含批評或無奈之意。
五、相關擴展
- 近義詞:老糊塗、昏聩、耄耋(中性詞)。
- 反義詞:老當益壯、耳聰目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例句或現代用法,可參考《三國志》《初刻拍案驚奇》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老昏
《老昏》是一個詞語,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老昏》的第一個字是“老”,它的部首是“老字頭”,屬于“⺹”部,總共有6個筆畫。第二個字是“昏”,它的部首是“日字旁”,屬于“⺣”部,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老昏》是一個流傳于中國古代的成語,意思是指年紀大、頭腦遲鈍、糊塗無知的人。
繁體
《老昏》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老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老昏》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老糊」。
例句
他年紀雖然大,但還不至于成為一個老昏。
組詞
老糊塗、昏昏欲睡、老頭子、年邁糊塗
近義詞
糊塗、呆闆、愚笨、遲鈍
反義詞
聰明、機智、靈活、慧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