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昏的意思、老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昏的解釋

亦作“ 老惛 ”。猶老糊塗。《三國志·魏志·曹洪傳》“乃得免官削爵土”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性無檢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無厭之質,老惛倍貪,觸突國網,罪迫三千,不在赦宥。”《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你看我老昏麼?不曾辦得早飯。” 柔石 《為奴隸的母親》:“你真被迷住了,老昏了,一點也不會想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老昏"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老"和"昏"兩個語素構成,在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于形容人因年邁而出現的生理或認知衰退狀态。其核心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核心語義解析

  1. 字義溯源

    • 老:本義指年歲大、曆時久,引申為衰老、陳舊。《說文解字》釋為"考也。七十曰老"。
    • 昏:本義指日暮、光線暗淡,引申為頭腦不清、神志模糊。《說文解字》釋為"日冥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凡日暮曰昏……引申為凡闇之稱"。
    • 組合義:"老"與"昏"結合,強調因年老(生理原因)導緻的感覺遲鈍、思維不清或意識模糊狀态。
  2. 詞典釋義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形容老年人頭腦糊塗,神志不清。例如:"年紀大了,難免老昏健忘。"
    •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指年老昏聩。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豈知老人家老昏了……"

二、用法與語境

  1. 描述對象:專指老年人因自然衰老引起的認知能力下降。
  2. 感情色彩:中性偏客觀描述,但需注意語境,避免對長者失敬。常用于書面語或較正式場合。
  3. 典型搭配:
    • 作謂語:如"他年過八旬,有些老昏了。"
    • 作定語:如"老昏的狀态"、"老昏之人"。
    • 與相關症狀連用:如"老昏眼花"、"老昏健忘"。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點 |成因/範圍|感情色彩 | | :------- | :----------------- | :----------------- | :----------- | |老昏 | 因年老導緻的意識模糊 | 明确指向生理性衰老 | 中性 | |昏聩 | 糊塗不明事理 | 可指年老或非年老 | 常含貶義 | |糊塗 | 思維混亂、不明事理 | 原因廣泛,不限年齡 | 中性或貶義 |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權威語文工具書]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1994). 漢語大詞典 (Vol. 8).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大型曆史性漢語語文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老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因年老而思維遲鈍、糊塗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字義分解

三、使用場景

  1. 文學作品:
    • 《三國志·魏志·曹洪傳》注引《魏略》:“老惛倍貪,觸突國網”。
    • 柔石《為奴隸的母親》:“你真被迷住了,老昏了,一點也不會想了”。
  2. 口語表達:常用于調侃或批評年長者因糊塗而犯錯,如“你看我老昏麼?不曾辦得早飯”(《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四、感情色彩

五、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例句或現代用法,可參考《三國志》《初刻拍案驚奇》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别體逼爍逼幸薄情哱息不能勾查找成金成語重溫得兔忘蹄曡鼓逗硬遁巡幅度隔别割亨功過是非鼾睡宏拓哄飲華鬓豢身撝讓姣麗霁紅經藏禁所靳惜開标客販瀝酒靈機一動硫酸偻翣南端旁搜破調綦巾輕肥氣田棄瑕取用上清觀善錢神趣奢绮詩謎噬臍無及碩望松風亭損人不利己沓匮濤瀾天賜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違費香湯項羽本紀嫌恨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