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rm;durable;secure;fast; substantial] 堅固,結實
地基很牢固
一棟結構牢固的樓房
(1).堅固。《三國志·吳志·陸抗傳》:“吾寧棄 江陵 而赴 西陵 ,況 江陵 牢固乎?” 唐 陸龜蒙 《散人歌》:“ 太宗 基業甚牢固,小丑背叛當殲夷。” 浩然 《豔陽天》第一○二章:“那磚石又硬又涼,好像鋼鐵一般牢固。”
(2).嚴密;鞏固。《宣和遺事》後集:“帝所居觀中,官給時至時不至……十月初三日,又添監者至十八人,牢固監之。”《水浒傳》第五五回:“牢固寨栅船隻,保守灘頭,曉夜提備。”
“牢固”是一個形容詞,表示物體或抽象事物具有穩固、堅實、不易被破壞或動搖的特性。具體含義可從以下角度分析:
物理屬性
指物體結構緊密、堅固耐用,如“這座橋建造得很牢固”,強調物理層面的穩定性,能承受外力或時間的考驗。
抽象概念
常用于比喻關系、基礎、記憶等抽象事物,如“牢固的友誼”“知識掌握牢固”,表達可靠、持久且不易改變的狀态。
詞源與構成
“牢”原指關牲畜的圈欄,引申為穩妥、堅固;“固”意為結實、不易變動。二字疊加強化了“穩固”的核心含義。
近義詞對比
反義詞
松散、脆弱、動搖、薄弱等,均表示缺乏穩定性。
例句:
若涉及具體語境(如工程術語、心理學概念),可進一步補充細化分析。
牢固(láo gù)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表示堅固、穩固、不容易動搖或破壞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牢字的部首是牛,一共有7個筆畫。
來源:牢固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桓公十三年》中,用來形容關門強盛、不可達破。後來逐漸演變為表示穩定、牢靠、堅固之意。
繁體:牢固的繁體字為「牢固」。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金文中,牢字的形狀更像是一個箱子,象征着堅固不可破壞。隨着時間的推移,牢字的形狀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形式。
例句:1. 這座建築物經過專業設計和堅固的建造,非常牢固。
2. 他與他的朋友的友誼牢固,不會受到小事的幹擾。
組詞:牢不可破、牢不可摧、牢牢抓住、堅固、穩固等。
近義詞:穩固、堅定、牢靠。
反義詞:薄弱、搖搖欲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