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詩文書畫的蒼老風格。 唐 僧鸾 《贈李粲秀才》詩:“前輩歌詩惟翰林,神仙老格何高深,鞭馳造化繞筆轉,燦爛不為酸苦吟。”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紀藝下》:“﹝ 侯封 ﹞工畫山水寒林,始學 許道寧 ,不能踐其老格,然筆墨調潤,自成一體。”
“老格”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詩文書畫中體現的蒼老風格,常見于古代文學和藝術評論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老格”指詩文書畫作品呈現出的成熟、古樸或蒼勁的藝術風格,強調創作者通過技法或意境傳遞出的歲月沉澱感。例如:
多用于評價傳統藝術,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老”“格”的單獨釋義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老格》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老實守規矩,不作假。這個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或者一種品質,指他遵守道德規範,誠實守信,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
《老格》這個詞的部首是老字旁,它通常出現在漢字的左邊。而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老格》一詞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尤其在古代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儒家強調誠實、謙虛、忠誠和道德原則,而《老格》可以看作是這些原則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老格》的繁體字為「老格」。
在古代,「老格」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具體寫法可能因時代和書法家而異,但大緻類似于「老格」或「老乞」。
1. 他一直以來都保持着老格,從不做出任何不義之事。
2. 她的老格深深打動了我,讓我對她産生了極大的尊重和信任。
1. 老實 2. 規矩 3. 守信 4. 道德 5. 誠實
1. 守紀守法 2. 誠信守約 3. 正直
1. 不老實 2. 違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