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老誖 ”。年老昏亂,不通事理。《戰國策·楚策四》:“ 襄王 曰:‘先生老悖乎?将以為 楚國 祅祥乎?’” 吳師道 補正:“悖,亂也。言老而耄亂也。”《漢書·疏廣傳》:“吾豈老誖不念子孫哉?” 宋 陸遊 《跋範巨山家訓》:“ 巨山 父子不以予為老悖。”《水浒後傳》第二三回:“ 姚平仲 忿然回營,召将校計議道:‘ 種師道 真是老悖無能!’” 蔡東藩 《五代史演義》第一回:“家人亦似信非信,或且笑 崇 母為老悖。”
“老悖”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用來形容年老昏聩、思想偏激或行為不合時宜的狀态。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例句,可參考《戰國策》《漢書》等文獻來源。
《老悖》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老(老人部首)和悖(心部首)。拆分部首後可以看出,老悖的意思與老人和心有關。
老悖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紅樓夢》中,意思是指老年人背離常理、違反道德準則、不顧他人勸告,舉止反常,行為古怪。它在這部經典文學作品中被用來形容賈母這個角色的行為。
在繁體漢字中,《老悖》的寫法是「老悖」,也即是将字體略微變形,使用了更多的筆畫。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些不同。《說文解字》是一本古代的字典,它對于《老悖》的字形進行了描述。在古時候,字形中的老部分是由一個人頭、一個上臂和一個手組成;悖部分則是由心旁和一個反文組成。整個字形描述的是一個老人背離常理、心思反常的形象。
下面是一些使用《老悖》這個詞的例句:
一些與《老悖》相關的組詞包括:老而不悖、負荊請罪、孤拐一意、悖德違行等。
近義詞包括:行為古怪、舉止反常、背離常理等。
與《老悖》相反的詞可以是:正常、合理、明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