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疲勞;疲倦。《左傳·昭公十九年》:“今宮室無量,民人日駭,勞罷死轉。” 漢 桓寬 《鹽鐵論·地廣》:“今推 胡 越 數千裡,道路迴避,士卒勞罷。”《漢書·賈山傳》:“勞罷者不得休息,飢寒者不得衣食。”
“勞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釋:
《左傳·昭公十九年》:
“今宮室無量,民人日駭,勞罷死轉。”
(描述百姓因繁重勞役而疲憊不堪)
《鹽鐵論·地廣》:
“今推胡越數千裡,道路迴避,士卒勞罷。”
(指長途征戰的士兵極度疲勞)
《漢書·賈山傳》:
“勞罷者不得休息,饑寒者不得衣食。”
(反映底層勞動者的困苦狀态)
“勞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強調因過度勞累而被迫中止行動的生理或心理狀态。其用法在經典文獻中多與民生疾苦、軍事艱辛等主題相關,現代也可引申為對高強度生活壓力的描述。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漢書》等原文或權威詞典。
勞罷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勞動之後休息或停止勞動。通常用來形容工人或勞動者在長時間工作後得到的休息,也可指停工、罷工等。
勞罷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勞”字的部首為“力”(lì),“罷”字的部首為“罒”(wǎng)。兩個字的筆畫分别為7和9。
勞罷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左傳》、《國語》等古籍中。在古代社會中,勞動者通常需要長時間辛勤勞作,勞罷則成為他們得到休息和放松的時刻。
勞罷的繁體字為「勞罷」。
在古代,勞罷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其中,勞字的舊體字常寫作「㒺」或「㣛」,罷字的舊體字常寫作「罷」,也有一些其他的寫法。
1. 工人們連續加班了一個星期後,終于迎來了一天的勞罷。
2. 在勞罷之後,他們集體去唱卡拉OK放松一下。
勞動、罷工、勞累、休罷、休息
休息、歇息、放松、休憩
勞動、工作、奮鬥、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