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縱的意思、闌縱的詳細解釋
闌縱的解釋
散放。不加約束。《魏書·高車傳》:“其畜産自有記識,雖闌縱在野,終無妄取。”
詞語分解
- 闌的解釋 闌 (闌) á 同“欄”①。 同“攔”。 〔闌幹〕a.同“欄杆”;b.縱橫交錯,參差錯落,如“夢啼妝淚紅闌闌”。 〔闌入〕進入不應進去的地方,混進,如“無票不得闌闌。” 殘,盡,晚:夜闌人靜。闌珊。
- 縱的解釋 縱 (縱) ò 放:縱虎歸山。縱火。 放任;不拘束:放縱。縱目四望。縱情。縱觀全局。 身體猛然向前或向上:縱身。 即使:縱然。縱使。縱令。 豎,直,南北的方向,與“橫”相對:縱橫交錯。縱橫捭阖(指在政
網絡擴展解釋
“闌縱”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拼音:lán zòng
- 含義:指“散放,不加約束”,多用于描述牲畜或物品未被束縛的狀态。例如《魏書·高車傳》中提到:“其畜産自有記識,雖闌縱在野,終無妄取”,意為牲畜散放在野外卻不會丢失。
2.詞義解析
- 闌:本義與“欄”“攔”相通,可指欄杆或阻攔,後引申為“殘盡”(如“夜闌人靜”)或“混雜”(如“闌入”)。
- 縱:意為“放、放任”,如“縱虎歸山”“縱情”。
二者組合後,強調“自由散放、無拘束”的狀态。
3.語境與用法
- 多用于古籍或特定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 例句參考:《魏書》中的用法,說明古代遊牧民族對牲畜的管理方式,即使散養也能通過标記避免混淆。
4.相關詞語
- 近義:散放、放任
- 反義:約束、管制
- 關聯詞:闌幹(縱橫交錯)、春意闌珊(将盡)。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魏書》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闌縱》的意思
《闌縱》(lán zòng)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在軍事或行動上的限定和控制。它強調對行動的規範和指導,确保行動的順利進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闌縱》由兩個部首組成:
- 阝(阜):指的是“阜”,表示山丘。
- 曲:指的是“曲”,表示彎曲。
根據拆分組合部首,筆畫數為8。
來源及繁體
《闌縱》在古代漢語中廣泛使用,最早出現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在現代漢語中,也常用于描述軍事制度和行動的限制或指導。
《闌縱》的繁體字為「闌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在古時候,漢字《闌縱》的寫法相對簡潔,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
例句
一、軍隊在戰場上必須遵守闌縱,确保行動的順利進行。
二、公司制定了嚴格的闌縱措施,以确保員工的生産效率和質量。
組詞
闌縱行動、無闌縱、闌縱措施、闌縱規定。
近義詞
指令、規範、約束、控制。
反義詞
自由、放任、解除、松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