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藍田猿人的意思、藍田猿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藍田猿人的解釋

中國 猿人的一種。早期猿人化石。一九六三年在我國 陝西省 藍田縣 發現。大約生活在距今六十五萬至八十萬年前。頭骨骨壁極厚;額骨很寬,明顯向後傾斜;眉嵴粗壯,在眼眶上方形成一條橫行的骨嵴;腦容量很小,估計約七百八十毫升;頭骨高度甚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藍田猿人,又稱“藍田人”,是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重要直立人(Homo erectus)化石代表。其核心含義可從漢語詞典角度定義為:

藍田猿人

指1963年至1964年間在中國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和陳家窩地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及其所代表的古人類種群。這些化石屬于更新世中期,是研究東亞地區人類起源與演化的重要實證,标志着中國境内早期人類活動的關鍵階段。

詳細釋義

  1. 名稱由來與發現

    “藍田”源于化石發現地——陝西省藍田縣。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陳家窩發現一具古人類下颌骨化石;1964年,在公王嶺發現一具更為完整的頭骨化石。這兩處發現被統稱為“藍田猿人”。

  2. 化石特征與分類

    藍田猿人頭骨化石具有明顯的原始特征,如眉脊粗壯、顱骨壁厚、腦容量較小(約780毫升),屬于直立人類型。其體質特征表明他們是介于南方古猿與現代人之間的中間階段,為東亞直立人的重要代表。

  3. 年代與生存環境

    通過古地磁法等技術測定,藍田猿人生存年代約為距今115萬至70萬年。同期發現的動物化石(如劍齒象、三趾馬)和舊石器工具表明,他們生活在溫暖濕潤的森林-草原環境中,以采集、狩獵為生。

  4. 學術價值

    藍田猿人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國古人類演化序列的空白,為“東亞直立人本土連續演化”學說提供了關鍵證據。其石器技術(如簡單砸擊法)反映了早期人類適應環境的能力,對研究人類技術起源與擴散具有重要意義。

  5. 文化意義

    作為中華文明發源地的重要史前遺存,藍田猿人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研究成果常收錄于《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考古學大辭典》等權威文獻,是理解中國境内人類起源的核心案例之一。


主要參考來源

  1.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藍田猿人遺址綜合研究報告》
  2.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第三版). "藍田人"條目
  3.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藍田猿人遺址保護規劃綱要
  4. 吳新智. 《中國古人類學發展史》. 科學出版社
  5. 國家文物局. 《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名錄

網絡擴展解釋

藍田猿人(學名: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是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與發現

藍田猿人屬于早期直立人,化石于1963-1964年間在陝西省藍田縣被發現。其中:

2.生存年代

通過古地磁法等技術測定,其生活年代為更新世中期,距今約70萬至115萬年(1987年重新測定後修正,早期認為約65萬-95萬年)。

3.形态特征

4.文化與意義

5.命名與學名

因發現于藍田縣,正式學名為“直立人藍田亞種”(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屬人科人屬。


提示:如需完整測年數據或石器類型細節,可參考搜狗百科及今日頭條的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昂爽捭阖縱橫八路軍苞舉草法長箋吹牛皮瓷雕當世冠得人死力邸射動化雰虹簠簋服勁符呪跪香果銳海屋添籌合成革橫墜環列畫人簡斷教主疾固靳薄開元寺康廬墾草空罅匡郭闚涉攬執籬牢犬不入立券龍膋摟搜秘畫命圭母權制齯齒鲵鲐跑差髼頭赤腳人情冷暖三品蒭豆失旦屬毛離裡束葦死死天妖亡羊路婉諧微的無射律鮮淺消化系統下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