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索的意思、攔索的詳細解釋
攔索的解釋
攔路索取。 清 林則徐 《覆奏遵旨體察漕務情形通盤籌畫折》:“孤寡廢疾之流,皆其債主,沿河攔索,以累百計。”
詞語分解
- 攔的解釋 攔 (攔) á 遮擋,阻止:攔擋。攔阻。攔擊。攔劫。攔截。 對準,正對着:攔腰截斷。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索的解釋 索 ǒ 大繩子或大鍊子:索子。索道。鋼索。絞索。線索。 搜尋,尋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讨取,要:索還。索求。索取。勒索。 盡,毫無:索然無味。 單獨:離群索居。 姓。 筆畫數:; 部首:糸;
專業解析
“攔索”是一個相對少見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漢字“攔”和“索”的本義及組合來理解:
-
基本定義:
- 攔 (lán): 本義指阻擋、遮攔、不讓通過。引申為攔截、阻隔。
- 索 (suǒ): 本義指大繩子或鍊條。引申為搜尋、尋求、讨取。
- 組合義 (攔索): 将“攔”和“索”組合起來,“攔索”最直接的含義可以理解為用于攔截、阻攔的繩索或鍊條。它指代一種物理性的障礙工具,其功能是阻擋、束縛或截停目标物(如人、車輛、船隻、動物等)。
-
字源與構成分析:
- “攔”字從“扌”(手部),與手的動作相關,表示用手或工具進行阻擋。“索”字從“糸”(絲線),與繩索相關。因此,“攔索”一詞直觀地體現了其作為“用于攔截的繩索狀工具”的本質。其構詞方式屬于動賓結構(攔 + 索),意指“阻攔用的繩索”。
-
具體含義與使用場景:
- 物理攔截工具: 這是“攔索”最核心的含義。指具體的、由繩索、鍊條或類似材料制成的裝置,用于設置障礙、阻攔通行或進行抓捕。
- 例如: 在軍事或安保領域,設置“攔索”阻擋車輛或人員前進;在航空母艦上,飛機降落時利用“攔阻索”(也稱“攔索”)鈎住以快速減速;在狩獵或動物管理中,設置“攔索”陷阱捕捉動物;在碼頭或特定區域,拉起“攔索”劃定禁區或防止跌落。
- 引申義(較少見): 有時可能引申指代一種攔截、阻隔的狀态或行為,但此用法遠不如其指代具體工具常見。更常用“攔截”、“阻攔”等詞來表達動作。
“攔索”是一個由動詞性語素“攔”(阻擋)和名詞性語素“索”(繩索)組合而成的名詞,主要意指用于攔截、阻攔或束縛目标的繩索狀工具或裝置。它強調該工具的物理存在和阻擋功能,常見于需要設置物理障礙的場景,如軍事、安保、航空、航海、狩獵等領域。
參考來源:
-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對“攔”和“索”的單字釋義提供了詳盡的字源、本義及引申義分析,是理解“攔索”構詞和含義的基礎。該字典由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出版,是權威的漢語工具書。
- 語言學構詞法原理: 對于複合詞“攔索”的結構分析(動賓結構)及其語義組合方式,參考了現代漢語詞彙學中關于複合詞構成的基本理論。
網絡擴展解釋
“攔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攔路索取,通常指在道路上設置障礙或通過強制手段索要財物或利益。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攔”指阻擋,“索”指索取,組合後表示通過攔截行為強行索要。該詞常見于描述舊時沿河、道路等設卡索取錢財的情景,例如清代林則徐的奏折中提到“沿河攔索,以累百計”。
-
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官吏、債主等通過權力或暴力手段非法索取財物。
- 現代延伸:可比喻通過阻礙他人行動以達到目的的行為,但需注意與軍事術語(如航母“阻攔索”)區分開。
-
相關辨析
- 與“阻攔索”區别:現代軍事中的“阻攔索”是航母艦載機降落時的制動裝置,與“攔索”含義無關。
- 近義詞:勒索、強索;但“攔索”更強調“攔截”這一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林則徐《覆奏遵旨體察漕務情形通盤籌畫折》等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陵君暗祝啊喲謗詛簿書草間求活超程愁絶綢缪詞匠打橫大王父道徑凍刺刺匪營覆庇浮淺哥利拉顧乃號啕橫絶見方绛缯堅營剿絕解婚積猾盡可能金縢功酒缶局跽窺觑老休捩柂劉公勇明利蜜丸平視瀑水乾棟棄本求末岐路人輕僄黥劓碁陣鵲畫弓趍趍鋭景山茶生物世樂訟事鐵爪子鈯斧完富王尊叱馭衛生間絃師淆訛銷聲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