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名。莖和葉可作造紙原料,又可用來織袋子,編草鞋。《爾雅·釋草》:“孟,狼尾。” 郭璞 注:“似茅,今人亦以覆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狼尾草》:“狼尾,莖、葉、穗、粒并如粟,而穗色紫黃,有毛。荒年亦可采食。”
“狼尾”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指向一種草本植物,而非字面意義上的“狼的尾巴”。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狼尾草(學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于禾本科狼尾草屬。其名稱源于穗狀花序形似狼尾,常見于田野、山坡等環境。
植物特征與用途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于中國東北至西南各省,海拔50-3200米區域均有生長,日本、印度、東南亞及非洲等地也有分布。
曆史文獻記載
注意:狼尾草與“狼毫筆”無關,後者指黃鼠狼毛制成的毛筆,需避免混淆。若需進一步了解植物分類或文化關聯,可參考古籍《本草綱目》或現代植物學資料。
狼尾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動物或某些物體的形态或特征。狼尾指的是狼的尾巴,它通常被用來形容某物的形狀或樣貌像狼的尾巴一樣。這個詞也可以引申為形容某人的尾巴部分,指的是某個人的可疑行為或動作。
狼尾的主要部首為犭(犬部),由4筆構成:犭(一)+ ㇏(丨)+ 丶(一)+ 丶(一)。
狼尾在《康熙字典》中沒有收錄,屬于比較新的詞語。在繁體字中,狼尾的寫法為「狼尾」。
由于狼尾是一種較新的詞語,沒有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1. 他戴着黑色的禮帽,長發披散,看起來就像狼尾一樣狡猾。
2. 風吹過山頂,雲在空中編織出一條猶如狼尾的形狀。
1. 狼狽(形容詞):形容遭遇困難或不幸,态度不好或尴尬困境。
2. 狼毫(名詞):指用狼尾制作的毛筆。
狼尾的近義詞有:狼毫、狡猾、狼狠。
狼尾的反義詞有:馬尾、羊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