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明月。 明 徐渭 《謝某啟》:“曜靈西馳,朗魄東陟,乘涼殿角,贈芍藥以言歸;拂袖漁舟,悵桃花之舊路。”參見“ 月魄 ”。
“朗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朗魄”指明月,常用于文學作品中形容月亮的明亮形态。這一解釋在多個來源中均有提及,例如明代徐渭的《謝某啟》中曾用“朗魄東陟”描述月亮東升的景象。
朗:
魄:
明代徐渭的《謝某啟》是典型用例:
“曜靈西馳,朗魄東陟,乘涼殿角,贈芍藥以言歸;拂袖漁舟,悵桃花之舊路。”
此處“朗魄”與“曜靈”(太陽)對仗,凸顯月亮的意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例句或引申含義,可參考《漢語詞典》或古典文學相關典籍。
朗魄(lǎng pò)是一個神秘而富有詩意的詞彙。它指的是月亮的光輝和明亮的月光。朗指明亮光輝,魄指月亮。這個詞彙常常被用來描繪月光的美麗和神奇。
朗魄這個詞彙由兩個簡體漢字組成:朗和魄。
朗(lǎng)是一個三聲詞,它的部首為㫃(日字旁),共有5畫。
魄(pò)是一個四聲詞,它的部首為鬼(鬼字旁),共有17畫。
朗魄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在《詩經·秦風·葛覃》中有“白鳥之衡,言維飾朗魄”的描述,意指月亮的光輝灑落在白鳥的羽毛上,美麗如仙。在古代文人筆墨中,朗魄常常被用來形容月亮的明亮和清輝。
朗魄的繁體字為朗魄(lǎng pò)。
古代的漢字寫法有時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時候,朗魄的寫法為“朖魄”。朖是朗的簡化形式,它的部首為月(月字旁),共有10畫,意為明亮。所以“朖魄”可以理解為月亮的光芒。
1. 夜晚的湖面倒映着朗魄,美得像仙境一樣。
2. 朗魄灑落在靜谧的山間,照亮了整個夜晚。
組詞:朗魂(lǎng hún),指月亮的靈魂,形容月亮光輝的美麗。
近義詞:皎潔(jiǎo jié),指月光明亮耀眼。
反義詞:噩影(è yǐng),指陰暗的影子和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