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琅琅的意思、琅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琅琅的解釋

[the sound of tinkling,reading aloud,etc.] 象聲詞,形容金石撞擊的聲音、響亮的讀書聲音等

詳細解釋

(1).象聲詞。形容清朗、響亮的聲音。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礧石相擊,琅琅礚礚。”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嗟嗟 子厚 ,今也則亡。臨絶之音,一何琅琅。” 宋 蘇舜欽 《秀州通越門外》詩:“密樹重蘿覆水光,珍禽無數語琅琅。” 明 高啟 《送高二文學遊錢塘》詩:“讀書閉閣人罕識,明月夜照聲琅琅。” 趙光榮 《裡湖紀遊》詩:“天風一以吹,戛玉音琅琅。”

(2).形容人品堅貞,高潔。《文選·潘嶽<馬汧督诔>》:“慨慨 馬生 ,琅琅高緻,發憤囹圄,沒而猶眡。” 李善 注:“《廣雅》曰:‘琅琅,堅也。’”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琅琅先生,雅杖名節,雖遇塵霧,猶振霜雪。”《晉書·庾闡傳》:“質清浮磬,聲若孤桐,琅琅其璞,巖巖其峯。”

(3).明朗,清朗。 晉 殷晉安 《文殊像贊》:“琅琅三達,如日之明;亹亹神通,在變伊形。” 清 姚鼐 《寄王禹卿》詩:“無因聞玉笛,煙月夜琅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琅琅”是一個多義疊音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與發音

二、主要釋義

  1. 象聲詞(核心用法):

    • 形容金石撞擊聲:如鐘磬、玉石相擊的清脆聲響。例:《晉書》中“琅琅其璞”描述玉石相擊之聲。
    • 形容響亮的讀書聲:如“書聲琅琅”。
  2. 引申義:

    • 形容人品高潔堅貞:如“質清浮磬,聲若孤桐”中暗喻人物品質。
    • 形容聲音清脆悅耳:可用于音樂、笑聲等,如“琅琅的童聲”。
  3. 古義補充:

    • 指代美玉或仙境:如“琅玕”(似珠美石)、“琅嬛福地”(神話中天帝藏書處)。

三、常見搭配與誤用提示

四、使用場景

  1. 文學描寫:多用于詩詞或散文,如“瑤幹千尋,無風而神籁自韻”。
  2. 日常表達:贊美讀書氛圍或音樂演奏,如“教室裡書聲琅琅”。
  3. 形容人聲:描述清亮動聽的嗓音,如“童聲琅琅”。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琅”的字形演變(如金文中“王+良”結構),可參考漢字源流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琅琅的意思

琅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聲音悅耳,聲音響亮,也可以形容音樂、演唱等具有美妙聲音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琅琅的部首是王,共有15畫。

來源

琅琅一詞最早見于《詩經·石鼓》:“石鼓是鈞,匪珩琅玕。”其中“琅玕”意為錦緞,這個詞代表了古代美麗豐盛的錦緞。

繁體

繁體字中,琅琅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琅琅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

1. 那位歌手的歌聲琅琅動聽,完全征服了觀衆。

2. 清晨,鳥兒的鳴叫聲在山谷中回蕩,琅琅有力。

3. 孩子彈奏鋼琴時,琅琅的琴聲充滿了整個房間。

組詞

琅琅滿耳、琅琅神韻、琅琅欲動、琅琅上口

近義詞

悅耳、動聽、響亮

反義詞

刺耳、沉悶、低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