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浪言的意思、浪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浪言的解釋

(1).隨意亂說。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察智·京師指揮》:“少年不勝榜毒,誣服。訊賄所在,浪言埋郊外某處。” 李雲夔 《戲贈》詩:“浪言 蘇小 是鄉親,卿本 鴛湖 盪槳人。”

(2).大言;說大話。 唐 司空圖 《馮燕歌》:“未死勸君莫浪言,臨危不顧始知難。”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四折:“小人呵非浪言,這公事何難辦。”《西遊記》第十七回:“你是那裡來的?姓甚名誰?有多大手段,敢那等海口浪言!”

(3).淫6*蕩之言。《紅樓夢》第二一回:“淫态浪言,壓倒娼妓。”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浪言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浪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含義

  1. 隨意亂說
    指說話沒有根據或不經思考,帶有輕率、不負責任的态度。
    例句:明代馮夢龍《智囊補》中提到“浪言埋郊外某處”,描述被刑訊者胡亂指認埋藏地點。

  2. 大言/說大話
    表示誇口、虛張聲勢,常含貶義。
    例句:唐代司空圖《馮燕歌》中勸誡“未死勸君莫浪言”,強調危難時方知說大話的荒謬;《西遊記》第五回也提到“敢出浪言”,形容狂妄之語。

  3. 淫蕩之言
    特指輕浮或淫穢的言語,多用于文學作品中。
    例句:《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以“淫态浪言”形容放浪言辭。


二、語境與用法


三、補充說明

不同權威來源(如漢典、滬江詞典)均認可上述解釋。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智囊補》《紅樓夢》等原著或相關詞典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浪言

浪言指的是言辭輕率、無根據的說話或誇大其詞的言辭。它由「浪」和「言」兩個漢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浪」這個字的部首是「水」,它的筆畫數目是8。
「言」這個字的部首是「言」,它的筆畫數目是7。

來源

「浪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李密傳》中,意為說話輕佻,不負責任。

繁體

「浪言」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浪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浪言」的「言」字通常寫作「訁」,兩個字的結構有時候也有所變化。

例句

他所說的那些話隻是一派浪言,根本不可信。

組詞

浪言漫語、浪言妄語、浪言蜚語

近義詞

妄言、瞎說、胡說八道

反義詞

真言、确切、實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