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心腸狠毒貪婪,行為卑鄙無恥。 元 楊讷 《西遊記》第四本第十三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将身探,狼心狗行潛蹤闞,鵝行鴨步懷愚濫。”《三國演義》第九三回:“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顔婢膝之徒,紛紛秉政。”《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每見貪酷小人,惟利是圖,不過使這幾家治下百姓,賣兒貼婦,允其囊橐。此真狼心狗行之徒!”《上海小刀會起義史料彙編·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暴歛橫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賣官鬻爵,朝盡兔頭麞腦之人。”
“狼心狗行”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形容人心腸狠毒、行為卑劣。以下是詳細解釋:
比喻心腸如狼般貪婪兇殘,行為似狗般卑鄙無恥,常用于批判極端自私、不擇手段的人。
如需更完整出處或例句,可參考《三國演義》《西遊記》原文或權威詞典。
《狼心狗行》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行為卑劣、毫無道德可言。它表示人們表面上裝得很好,但實際上他們并不真誠,背後經常做一些欺騙、傷害他人的事情。
《狼心狗行》的拆分部首是犬(犭),它屬于“犬”字旁部首。該成語的總筆畫數為20畫。
《狼心狗行》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原本是用來形容狼和狗的行為。狼心代表着狡詐狠毒,狗行則是指卑劣的行為。在繁體漢字中,成語的寫法為「狼心狗行」。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狼心狗行》可以寫作「狼心犬行」。
他的背後做了很多狼心狗行的事情,讓很多人受到傷害。
狼狽不堪、狗食其間、行為不端、心狠手辣
狐假虎威、狐群狗黨、狡兔三窟、勾心鬥角
豪情壯志、高尚情操、仁義道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