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度。《宋史·道學傳一·程頤》:“無功澤及人,而浪度歲月,晏然為天地間一蠹。”《金6*瓶6*梅詞話》第四二回:“易老韶光休浪度,最公白髮不相饒。”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浪度漢語 快速查詢。
“浪度”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及用法如下:
核心含義
“虛度”,指沒有意義地度過時間,常帶有貶義。例如《宋史·道學傳一·程頤》中提到:“無功澤及人,而浪度歲月,晏然為天地間一蠹。”
語境延伸
在《金瓶梅詞話》第四二回中,“易老韶光休浪度,最公白髮不相饒”進一步強調時間易逝,不可虛度年華。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浪度”可引申為“放縱自己,不加約束地追求享樂”,認為“浪”指放縱,“度”指限度,組合後表示行為無節制。但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未明确出現,可能是對詞語結構的現代解讀。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原文或權威古籍注解。
《浪度》是一個漢語詞語,既可作為動詞使用,也可作為名詞使用。作為動詞,它的意思是放縱、縱容;作為名詞,它指的是一個人或一群人閑蕩遊玩的姿态和态度。
《浪度》一詞由左右結構的部首組成,左邊是水部,右邊是度部。水部屬于漢字的部首之一,表示與水相關的事物。度部也是一個常見的部首,表示度量。根據部首,可以将《浪度》分成兩部分:左邊的三個筆畫和右邊的五個筆畫。
《浪度》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在《說文解字》中有記載,表示“恣肆”。繁體字“浪”在結構上與簡體字相似,而“度”的繁體字為“嗀”,由八個筆畫組成。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浪度》為例,它的古代寫法是“彣”加“水”,表示一個人水中前進的樣子。
1. 他整天隻知道浪度,從不思進取。
2. 這個地方風景如畫,適合浪度放松心情。
1. 浪漫: 形容某事或某物富有激情和情調。
2. 浪費: 指不加節制、亂用或濫用某種資源。
3. 浪子: 指遊蕩不安分的男子。
放肆、放任、縱容。
收斂、管理、約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