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苦竹的意思、苦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苦竹的解釋

[bitter bamboo] 竹的一種。稈矮小,節比别的竹子長。

筍苦< 黃蘆苦竹繞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詳細解釋

又名傘柄竹。禾本科。稈圓筒形,高達四米。箨鞘細長三角形,箨葉披針形。筍有苦味,不能食用。莖可作造紙原料和制傘柄、筆管等。 晉 戴凱之 《竹譜》:“杞髮苦竹,促節薄齒。束物體柔,殆同麻枲。” 唐 李白 《勞勞亭》詩:“苦竹寒聲動秋月,獨宿空簾歸夢長。” 宋 梅堯臣 《山行冒雨至村家》詩:“雨急芹泥滑,禽鳴苦竹秋。”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庵後的山坡上,是一片細細的苦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苦竹是一種具有獨特植物學特征和文化寓意的竹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征:禾本科植物,稈呈圓筒形,高可達4米,節間較長,箨鞘為細長三角形,箨葉披針形。
  2. 實用價值:筍因苦味不可食用,莖稈可作造紙原料、傘柄、筆管等工具。
  3. 分布與生長:常生于濕潤山地,適應力較強,白居易《琵琶行》中“黃蘆苦竹繞宅生”即描述其自然分布。

二、文學意象

  1. 環境烘托:李白《勞勞亭》以“苦竹寒聲動秋月”渲染秋夜孤寂氛圍。
  2. 隱喻人生境遇:杜甫《苦竹》通過“青冥亦自守,軟弱強扶持”暗喻自身堅韌品格與困境。

三、文化象征

在詩詞中常被賦予高潔、孤傲的意象。如杜甫詩中“霜根結在茲”既寫竹根耐寒特性,又隱喻詩人堅守節操的精神。


小知識:苦竹雖因味苦被棄用,但其強韌特性反而使其在逆境中茂盛生長,類似道家“無用之用”的哲學觀。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苦竹》的意思

《苦竹》意指一種竹子的品種,具有一定的苦味。它常常用來形容事物的特質或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苦竹》的兩個字分别由以下部首和筆畫組成:

苦:艹(草字頭)+ 5畫

竹:⺮(竹字頭)+ 6畫

來源

《苦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多用于文學作品中,用來描繪形容特定的事物或品質。

繁體

《苦竹》一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苦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苦竹》在古時候的寫法為「苦竹」。

例句

1. 我嘗過一種苦竹,苦味非常濃郁。

2. 這個味道有點像苦竹,很難以接受。

3. 他的性格如同苦竹一般,冷漠而孤僻。

組詞

1. 苦澀:形容味道或感覺帶有苦味。

2. 竹林:由苦竹構成的竹子聚集地。

3. 苦苦:形容非常苦的樣子。

近義詞

1. 苦澀

2. 苦味

3. 苦楝

反義詞

1. 甜美

2. 芳香

3. 柔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