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荜路藍縷的意思、荜路藍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荜路藍縷的解釋

同“ 篳路藍縷 ”。形容創業的艱苦。 宋 司馬光 《和王介甫巫山高》:“嗟嗟 若敖 、 蚡冒 ,蓽路藍縷空辛勤。” 黃遠庸 《喜日日記》:“已由蓽路藍縷之時期,入于重熙累洽之時期。”亦作“ 蓽露藍蔞 ”。《史記·楚世家》:“昔我先王 熊繹 辟在 荊山 ,蓽露藍蔞,以處草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筚路藍縷”釋義(“荜”為“筚”的異體或誤寫)

“筚路藍縷”(bì lù lán lǚ)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形容創業的艱辛與不易。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構成及出處:


一、 字義解析

  1. 筚路 (bì lù):
    • 筚: 本義指用荊條、竹子等編成的籬笆或遮擋物。此處指用荊條、竹子等簡陋材料編成的車,即柴車。
    • 路: 此處同“辂”,指大車。
    • 合義:簡陋的柴車。
  2. 藍縷 (lán lǚ):
    • 藍: 通“褴”。
    • 縷: 指線、布條。
    • 藍縷/褴褛: 指衣服破爛不堪。
    • 合義:破舊的衣服。

二、 整體含義

三、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

“筚路藍縷,以啟山林。” 這句話是楚國大夫栾武子(栾書)引用楚國先君的事迹來勸誡楚莊王不要驕傲。其背景是:楚莊王在邲之戰大勝晉國後,潘黨建議修築“京觀”(堆積敵人屍體以彰武功),栾武子則引用楚國先君若敖、蚡冒(均為楚國的早期君主)的事迹進行勸谏。意思是:我們的先君若敖、蚡當初駕着柴車、穿着破衣,去開辟山林(建立基業)。他們尚且如此勤勉、節儉,你現在戰勝了強大的晉國就驕傲起來,忘記先君的艱辛,這怎麼行呢?

四、 用法


參考文獻與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對“筚路藍縷”的詞條有詳細釋義,包括字詞解析、出處引文及現代用法說明。 (權威詞典來源)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出版,收錄該詞條,釋義簡潔準确。 (權威規範詞典來源)
  3. 《左傳·宣公十二年》原文:記載該成語的最早出處和典故背景。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或權威古籍數據庫。 (經典文獻來源)
  4. 漢典 (zdic.net):提供該成語的拼音、釋義、出處及詳細解釋。 漢典 - 筚路藍縷 (線上漢語工具)
  5. 國學大師 (guoxuedashi.com):提供《左傳》原文及部分注疏,可查詢“宣公十二年”相關内容。 國學大師 - 左傳·宣公十二年 (古籍原文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荜路藍縷”(也寫作“筚路藍縷”)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詞語結構解析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使用注意

  1. 適用場景:專指創業或開拓事業的艱辛,不可用于形容生活貧困。
  2. 常見誤寫:易将“筚”誤寫為“荜”,或“藍縷”誤作“褴褛”(後者是通用寫法,但成語中固定為“藍縷”)。

示例

“幾代人筚路藍縷艱苦奮鬥,五十載風雨兼程春華秋實。” ——常用于贊頌集體或國家的發展曆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權威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獸八面玲珑霸王鞭蹦極筆劃補冶踩踐長篇累牍昌延嗔呵絺素籌河除滅除目大紅燈籠高高挂當月錢點鼓兜售敚魄鐇镢肥鈍風玉赫剌剌貨籍急迸格邦擊發吉羅香驚氣稷牲基線快蟹匡益餽挽裡椁立年禮無不答躶形馬架椅髦昏磨煩飄揚婆娘旗傘權象趨歡肉醬色拉沈愁鼠迹狐蹤戍煙疏治思牢松黃餅韬光晦迹天覆同歸殊塗緯世勿怠勿忘無拘無束銜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