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賫賜的意思、賫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賫賜的解釋

亦作“賷賜”。贈送,賞賜。《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今有 許遜 原係 玉洞真仙 降世,應在此人收伏,望差天使賷賜斬妖劍,付與 許遜 ,助斬妖精。” 清 葉夢珠 《閱世編·宦迹一》:“皆遣官賫賜,人臣之榮,亦僅見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賫賜(jī cì)是古漢語複合詞,由“賫”(同“赍”)與“賜”組合而成,指君主或尊長将財物賞賜給臣屬的行為。以下從構詞、釋義及典籍用例三方面詳解:


一、單字釋義

  1. 賫(赍)

    • 本義:持物贈人。《說文解字·貝部》:“賫,持遺也。從貝,齊聲。”
    • 引申:攜帶財物給予他人,常見于賞賜、饋贈語境。
    • 本義:上級對下級的恩賞。《說文解字·貝部》:“賜,予也。從貝,易聲。”
    • 特征:蘊含尊卑關系,凸顯賞賜者的權威性。

二、複合詞釋義

賫賜


三、相關概念辨析


參考文獻

  1. 許慎.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範晔. 《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
  3. 鄭玄注,賈公彥疏. 《周禮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注:因古籍原始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采用學界通行版本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賫賜”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賫賜(jī cì):指贈送、賞賜,通常用于描述上級或尊長對下級的財物授予行為,帶有正式或禮儀性質。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尤其是涉及官方賞賜的場景。

字形與異體

應用場景

  1. 官方賞賜:如《警世通言》中提及“賫賜斬妖劍”,指天官将寶物賜予許遜助其降妖。
  2. 禮儀性贈予:清代葉夢珠《閱世編》記載“遣官賫賜”,描述皇帝派遣官員進行賞賜,突顯儀式感。

與“赙賜”的區别

需注意與“赙賜(fù cì)”區分,後者特指助辦喪事時贈予的財物,如《宋書·吳喜傳》中“發诏赙賜”。

“賫賜”強調自上而下的賞賜行為,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若需具體例證,可參考《警世通言》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半夏八鮮邊生經笥閉锢屏氣吞聲博練彩灰拆白道字柴山出價大器晩成癫癫倒倒番昌方竹杖桻子歌曲寡淡怪力官燈弘宥僭樂奸逆醮事擊搏挽裂徑道礦區藍玉老聩廉恕靈飙離翍龍井寺樓台亭閣賣臉梅落木饧偏氣貧迫悭啬齊貝清灰冷火窮途齊攢遶佛人間天上人力車三面紅旗善飯山基深山野墺深惟重慮獅蟲受廛談言童男女萬不失一圍場威鳳一羽尾綴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