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松的意思、枯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松的解釋

(1).枯槁的老松。 唐 李白 《蜀道難》詩:“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絶壁。” 唐 皇甫曾 《送著公歸越》詩:“石牀埋積雪,山路倒枯松。” 宋 黃庭堅 《次韻陳榮緒見寄之作》:“青草無風浪,枯松半死心。”

(2).形容遒勁有力如老松。 宋 範成大 《次韻平江韓子師侍郎見寄》之二:“交情尺素勤雙鯉,筆力枯松挽萬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枯松”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枯槁的老松
    指失去水分、枝葉幹癟的松樹,常見于自然景象描寫。例如李白《蜀道難》中“枯松倒挂倚絕壁”,或範成大詩中“筆力枯松挽萬牛”,均以枯松的形态烘托環境蒼勁或衰敗感。

  2. 形容遒勁有力
    雖為幹枯之态,但松樹形态曲折剛硬,故引申為形容筆力、線條等蒼勁有力。如黃庭堅詩句“枯松半死心”,即用枯松的遒勁比喻堅韌精神。

二、用法與延伸

三、例句參考

建議結合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典)進一步考證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松》的意思

《枯松》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含義是指枯萎的松樹。當松樹失去水分、幹枯時,就可以稱為枯松。這個詞語常常被用來形容寂寞、凄涼、孤獨和無助的感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枯松》的拆分部首是木(mù),代表了與木材或植物相關的意義。它的總筆畫數是九畫。

來源和繁體

《枯松》是繁體字,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繁體字中,字形更加複雜,與現代簡體字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枯松的字形略有不同,松的字形中有一部分是戈旁,而現在的字形中用了更簡化的形式。

例句

1. 河邊的枯松映照在湖水之中,凄涼的景色讓人不禁感到寂寞。

2. 這棵枯松已經枯萎多年,但它依然屹立在山間。

組詞

1. 枯萎:指植物因缺乏水分或營養而失去生機。

2. 松樹:一種常綠喬木,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的樹木。

3. 枯井:指已經幹涸的井。

近義詞

1. 枯木:指枯死了的樹木。

2. 凋零:形容花草植物失去活力而枯萎。

反義詞

1. 蒼松:指茁壯而蒼翠的松樹。

2. 青翠:形容植物翠綠、茂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