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腔的意思、枯腔的詳細解釋
枯腔的解釋
幹殼。 宋 梅堯臣 《古柳》詩:“中自出蠹蠍,百歲成枯腔。”
詞語分解
- 枯的解釋 枯 ū 失去水分,水全沒有了:幹枯。枯萎。枯槁。枯榮。枯魚銜索(串在繩索上的幹魚,形容存日不多)。 沒趣味,無生趣:枯燥。枯腸(喻枯澀貧乏的思路)。 榮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腔的解釋 腔 ā 動物身體中空的部分:腔子。體腔。滿腔熱血。 器物的中空部分:爐腔。 樂曲的調子:腔調(刼 )。唱腔。梆子腔。 說話的聲音、語調:開腔。京腔。裝腔作勢。拿腔拿調。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枯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物體失去水分後形成的幹殼狀态,常見于古典詩文中的意象描寫。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指物體因幹燥、腐朽或蟲蛀等原因形成的空殼或幹枯結構,常用于描述植物(如樹木)或生物體(如蟲蛀後的殘骸)的形态變化。
- 引申義:在文學中可象征衰敗、滄桑或時間的流逝。
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詩人梅堯臣的《古柳》詩:
“中自出蠹蠍,百歲成枯腔。”
意為古柳内部被蛀蟲侵蝕,曆經百年後僅剩幹枯的空殼。
清代蘇鏡潭在《答林小眉表弟》中亦用此詞:
“遂令朽拙窮枯腔,褰裳跨衛從君後。”
此處借“枯腔”表達自身才思枯竭的謙遜之意。
用法與語境
- 文學描寫:多用于詩歌或古文,強調自然物曆經歲月後的衰敗狀态。
- 象征意義:可隱喻生命力消退、資源耗盡或精神貧瘠。
補充說明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主要出現在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語境中。
- 權威參考: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海》等工具書獲取更嚴謹的釋義。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梅堯臣《古柳》全詩及清代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枯腔
枯腔(kū qiāng)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言談枯燥乏味、無聊無趣。
拆分部首和筆畫:枯(木、十八畫)、腔(肉、十肉畫、八鄉畫)
來源:枯指幹燥死亡、不鮮活的狀态,腔指聲音的音調、節奏。合在一起表示言談缺乏激情和生氣,像幹燥的聲音一樣單調乏味。
繁體:枯腔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
例句:他的演講毫無新意,充滿了枯腔。
組詞:枯竭、枯萎、腔調、腔調
近義詞:無聊、平淡、乏味
反義詞:生動、有趣、激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