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廣闊深遠。《韓非子·解老》:“衆人之輕棄道理而易忘舉動者,不知其禍福之深大而道闊遠若是也。”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杜子美四》:“雖句讀文律,各異雅 鄭 之音,而詞意闊遠,指事言情,自非有為而為,則文不妄作。”
(2).遼遠;久遠。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又相去闊遠,難相應接。”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地理》:“《漢志》雖曰 高帝 置,但年代闊遠,文字殘闕,無從考見所徙之年月耳。”
(3).遼闊;氣象宏大。《資治通鑒·唐睿宗景雲二年》:“時遣使按察十道,議者以 山南 所部闊遠,乃分為東西道。” 宋 司馬光 《論移張叔詹知蔡州不當狀》:“況 蔡州 封部闊遠,戶口繁庶,土饒山林,素多盜賊,地望之重,過於 壽州 ,牧守之任,尤須擇人。” 清 吳敏樹 《寬樂廬記》:“至於左盼連峰,右矚大湖,氣象闊遠,吾坐而皆得之。”
(4).離得遠;差别大。 宋 蘇洵 《上富丞相書》:“不圖其大而治其細,則闊遠於事情而無益於當世。” 宋 蘇轍 《書論》:“惟其天下既安,君民之勢闊遠而不同。”
“闊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高權威性來源(如、)及輔助信息,解釋如下:
“闊遠”由“闊”(廣大、寬廣)和“遠”(遙遠)組成,核心意義為空間或時間上的廣闊深遠,既可用于具體事物,也可形容抽象概念。
廣闊深遠
形容空間或範圍的寬廣,如自然景觀、地理區域等。
例:《韓非子·解老》提到“道闊遠若是也”,指道理的深廣。
遼遠;久遠
強調時間或距離上的遙遠。
例: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中“年代闊遠”,表示曆史久遠。
遼闊;氣象宏大
突出景象的壯闊或氣勢的恢弘。
例:《資治通鑒》中“山南所部闊遠”,指地域的遼闊。
差異顯著
指事物間距離或性質差别較大。
例:唐代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提到“相去闊遠”,表示兩地相隔甚遠。
宋代胡仔評價杜甫詩“詞意闊遠”,指其意境深遠宏大;現代用法如“闊遠的海洋”,則延續了空間廣闊的本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原文。
闊遠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距離或範圍寬廣、遙遠的意思。
闊的部首是門,共有8筆;遠的部首是辶,共有7筆。
闊遠的來源有兩個字,闊和遠,都是獨立的詞彙。闊指寬廣,遠指距離遙遠。
闊遠的繁體字為闊遠。
古代小篆字寫作闊遠。
1.這片原野無邊無際,一望無垠,真是闊遠無邊。
2.遠方有一座高山,山上飄來的雲霧讓人感到闊遠而神秘。
闊視、闊步、闊别、廣闊、遙遠、遠行等。
遼闊、廣袤、廣漠、廣大。
狹隘、短暫、接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