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括田的意思、括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括田的解釋

丈量田畝,檢查漏賦情況。《新五代史·唐臣傳·孔謙》:“﹝ 謙 ﹞更制括田竿尺。” 宋 葉適 《華文閣待制知廬州錢公墓志銘》:“初,上令……實官田,括隱占,使丘為耕,公極諫括田擾,事不速集。” 清 顧炎武 《少林寺》詩:“答言新令嚴,括田任污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括田是漢語中的曆史性詞彙,主要指向古代官府對田地進行清查、丈量和登記的行為,旨在核實土地面積、調整賦稅或重新分配土地資源。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官府系統性地丈量、核查和登記農田,以掌握實際耕地面積,作為征收賦稅或分配土地的依據。其中“括”意為搜求、清查,“田”即耕地。這一行為多見于土地兼并嚴重或賦稅混亂時期,目的是增加財政收入、抑制豪強隱匿土地。

二、曆史背景與典型例證

  1. 宋代“方田均稅法”

    王安石變法時期推行“方田均稅法”,通過大規模丈量土地(即括田),按土質和面積重定稅賦,解決地主瞞報田産的問題。

  2. 明代萬曆清丈

    張居正主持全國土地清丈,重新繪制“魚鱗圖冊”,登記田畝所有者與面積,遏制豪強逃稅,史稱“萬曆括田”。

三、相關制度與影響


權威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括田”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土地管理措施,其核心含義為丈量田畝、清查漏報或逃稅的田地。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括田”指通過丈量土地面積,核查田地實際歸屬及賦稅繳納情況,确保國家稅收來源的準确性。這一措施常用于清查被隱瞞或侵占的官田、私田,防止賦稅流失。

2.曆史背景與實施

3.目的與影響

4.具體案例

“括田”是古代土地與財稅制度的重要環節,雖有助于維護國家稅收,但執行中常因官吏腐敗或政策嚴苛引發民憤。其曆史記載多集中于唐宋至明清時期,現代已無實際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

礙難從命八哀詩傍支魃蜮笨活兒布衣柴毂出淤泥而不染次息大觀導向帝釋青帝軒鬌翦惡慝泛漲匪石之心豐上改嘴高崇诃诟和衣而卧紅茶花節虎不食兒教戒礁嶢嘉觞棘藩觊豁擊掊妓媵祭胙癞可拉力榄糖兩刃矛六通四辟亂目埋玉蓩蓩懑煩蜜供牡菊木囚母子弄巧遣獄之化屈狄攘人之美冗煩散宕神鄉藤纏滕室鐵卧單無花果霄宸小飯枭羹缬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