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阃政的意思、阃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阃政的解釋

妻子掌管的家政。 唐 楊绾 《汾陽王妻霍國夫人王氏神道碑》:“聿脩閫政,以懋嬪則。”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妒婦不絕嗣》:“近日 李九我 少宗伯,亦垂老無子,而閫政過峻。在南中時,賴吾鄉 丁敬宇 中丞苦口傳語,始容買妾,今已抱雛久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阃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阃政”指妻子掌管的家政,即家庭内部事務的管理權。其中“阃”原指門檻或内室,引申為婦女的職責範圍,“政”則指管理事務。

二、曆史文獻例證

  1. 唐代楊绾在《汾陽王妻霍國夫人王氏神道碑》中記載:“聿脩阃政,以懋嫔則”,意為王氏夫人勤勉操持家務,恪守婦德。
  2. 明代沈德符《敝帚軒剩語》提到官員李九我因“阃政過峻”(妻子治家過于嚴苛)而無子,後經勸說方納妾延續子嗣。

三、詞義延伸
該詞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家庭分工的認知,強調妻子在家庭事務中的主導角色,帶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文獻用例或字形演變,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阃政

阃政指的是在古代宮廷中封閉起來的政務辦公區域,也稱為“内阃”。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門”和“政”兩個部首。部首“門”表示門戶,而部首“政”表示政務。阃政所指的是以門戶封閉起來的政務部門。

阃政的部首“門”是由兩個橫的标志洞口,表示防止進出的門。部首“政”是由兩個小橫和一個豎組成,表示集中管理的政務。

阃政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宮廷的制度。在古代,皇室内阃是一個嚴密的禁地,作為皇帝的政務辦公場所,通常隻有内廷官員才能進入。

阃政的繁體字為「閫政」。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阃政的古代漢字寫法為「闩政」,其中的“闩”和現代的“門”相似,表示門闩。

例句:

皇帝每天早上都會在阃政召開内廷會議。

組詞:

阃政官(負責管理阃政的官員)

阃政務(内阃中進行的政務)

近義詞:

禁地

内廷

反義詞:

開放政務

外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