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大地能負載萬物。《易·坤》:“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孔穎達 疏:“以其廣厚,故能載物。” 宋 袁褧 《楓窗小牍》卷下:“夫結而為山,融而為谷,設險阻於地理,資守距於國都,足以表坤載之無疆,示神州之大壯者也。”
(2).謂帝後功德博厚,如地之載育萬物。 宋 王安石 《慰太皇太後表》:“伏惟太皇太後功在帝圖,德齊坤載。” 宋 秦觀 《代賀太後生辰表》:“恭以皇太後德符坤載,位正母儀。”參見“ 坤 ”。
“坤載”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一、本義解析 “坤載”源自《周易·坤卦》的“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本義指大地承載萬物的特性。其中“坤”代表地,“載”意為承載,合起來強調大地廣博深厚、滋養萬物的自然屬性。宋代袁褧《楓窗小牍》中“資守距於國都,足以表坤載之無疆”即用此意。
二、引申義 該詞被引申為對帝後品德的贊頌,喻指其功德如大地般深厚,能承載社稷與子民。例如王安石在《慰太皇太後表》中以“德齊坤載”稱頌太皇太後的德行,秦觀《代賀太後生辰表》中“德符坤載”亦屬同類用法。
三、姓名學寓意 現代姓名學中,“坤載”被解讀為土金組合的五行屬性(坤屬土,載屬金),寓意承載重任、德行深厚,被認為有助于提升事業運勢。但此用法屬于民俗文化範疇,與古典詞義無直接關聯。
注:古典文獻中的“坤載”多用于哲學論述或頌文,現代日常語境較少使用。如需引用古籍例證,建議優先參考《周易》及宋代文集等權威典籍。
《坤載》是一個漢字詞語,具體意思是“地方廣大、容納衆多、承載重任”的意思。該詞可以形容某個地方具有廣闊的空間,可以承載多種事物或者擔負重大責任。
《坤載》可以拆分為:“土”和“走”。其中,“土”是這個字的部首,表示與土地相關的意思;“走”是該字的聲符部分,表示與運動、行走相關的意思。
根據筆畫的統計,《坤載》總共包含12畫。
《坤載》是中國古代文字中的一個詞語,來源于先秦時期的經書《周易》。《周易》是中國古代哲學經典之一,其中的“卦”是根據八卦圖進行推演而得出的。在八卦圖中,坤卦象征着地,而載則表示承載的意思。
在繁體中,坤載的寫法與簡體一緻。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在古代,詞語的書寫方式往往更為繁瑣,用法和字形也與現代有所區别。
根據古代字典的記載,古代的坤載字形是由“辵”和“舌”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辵”在古代表示“走”的意思;而“舌”表示“言”的意思。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古代的坤載字形。
1. 這片土地真是坤載廣大,適合發展農業。
2. 這座城市是一座坤載之地,吸引了大量人才。
3. 這個機構肩負着坤載的使命,推動社會發展。
組詞:承載、承擔、容納
近義詞:廣大、遼闊、寬廣
反義詞:狹窄、有限、限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