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焜燿 ”。《法苑珠林》卷四一:“又進至一處,見崇臺廣廈、玉宇金房,琳琅焜耀,暉彩眩目。”《紅樓夢》第六6*四回:“是日,喪儀焜耀,賓客如雲。” 清 黃景仁 《堯母廟》詩:“丹陵緬鬱盤,黃雲想焜耀。” 宋 王安石 《祭呂侍讀文》:“是為世臣,焜耀家邦。”
焜燿:1.明照;照耀。《左傳·昭公三年》:“不腆之適,以備内宮,焜燿寡人之望。” 陸德明 釋文引 服虔 曰:“焜,明也;燿,明也。” 唐 柳宗元 《為李京兆祭楊凝文》:“冀茲競爽,焜燿儒林。” ********* 《同盟會宣言》:“ 漢 族神靈,久焜燿於四海。”
(2).光輝;輝煌。 唐 獨孤及 《送陳兼應辟兼寄高適賈至》詩:“ 賈生 去 洛陽 ,焜燿琳琅資。” 明 方孝孺 《送徐思勉之山東按察司佥事》詩序:“詠歌之士,必有敷揚焜燿以照千古者矣。”
(3).螢火蟲的别名。 五代 馬缟 《中華古今注·螢火》:“﹝螢火﹞一名焜燿。”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焜耀漢語 快速查詢。
“焜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指光線明亮地照射,常用于描述事物因光輝而顯赫。例如:
強調事物本身的光彩或成就的顯赫。例如:
古時用作螢火蟲的代稱,取其微光閃爍之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或發音,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焜耀》是一個含義豐富的詞彙,指的是光彩耀眼、熠熠生輝的狀态。它可以形容人物的光彩照人,也可以形容某種事物的壯麗輝煌。
《焜耀》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分别是火(火力部首)和章(書法部首)。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焜耀》是古漢語中的一個字,源自《說文解字》。現代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熏燿」。
在古時候,「焜耀」這個詞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舊字形為「熏曜」,用的是「燿」的古體。
1. 他才華橫溢,一舉一動都散發着焜耀的光芒。
2. 日落西山時,天空被晚霞點綴得焜耀奪目。
焜耀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新的詞彙,例如:焜耀奪目、焜耀輝煌、焜耀之光。
近義詞:
璀璨、輝煌、燦爛、瑰麗、光彩
反義詞:
暗淡、黯淡、黯然、無光
【别人正在浏覽】